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摘要】: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目前,欧美和亚洲各国的企业为了争夺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加快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韩商也开始加快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1992年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以来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2002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不但韩国国内学术界有关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动机、地区分布、区位因素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且中国国内也非常关注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行为模式。
但是,在对于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以往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存在研究范围上的缺点。也就是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把韩商企业进入比较多的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作为样本地区。直到1990年代术为止,韩商的投资集中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但是1990年代以后,韩商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逐渐转移到华东地区,甚至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显示出增加的趋势。因此,已往的研究不能完全的反映进入21世纪以后的韩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新特征。另外,目前在中国,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的学者相当多,但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现象的研究,几乎没有人对此进行讨论。在这方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几乎没有专门性的著作出现,有关的内容,大部分的研究只是讨论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转移现象以及导致区位转移的原因,处于真空地带,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基于此,笔者大胆地将韩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综述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特别是地区间非国有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进行补充和探讨。本文首先,讨论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沿海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从而指出沿海四大地区之间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其次,讨论韩商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特征与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中非国有经济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据此对非国有经济与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韩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转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对本研究的缺点进行探讨,提出以后研究方向。因此,本论文的总体思路是:文献综述→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差距→分析韩商投资区位选择转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