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用协同学宏观方法对大进化型式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

吴琦  
【摘要】: 基因组测序计划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序列数据。这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后生动物的早期进化(从多细胞化到三胚层动物的大规模适应辐射)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为了尽可能地从序列数据中挖掘信息,需要尝试包括经典的序列联配的多种统计学方法。我们首先对泛真核生物基因序列进行跨物种比对,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最大信息原理进行序列分析,并对间断平衡假说和大进化与小进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 1.通过对六种多细胞模式生物和七种单细胞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比对,得到了在多细胞动物中普遍存在而在单细胞动物中广泛缺失的同源基因。这些基因很可能与后生动物的多细胞化和早期进化有密切关系。我们从中选出了一些高度保守的基因,希望通过对这些基因的个例分析(Case analysis),发现某些后生动物早期进化时分子水平的重要变化。我们发现与神经递质灭活相关的基因在后生动物中具有强而稳定的保守性而在单细胞生物中几乎完全缺失。这说明神经递质灭活系统的建立很可能是随着这类动物的起源而一起发展起来的。已有的一些关于后生动物祖先的推测认为,拥有一个简单的神经细胞/受体系统是后生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目前尚未从后生动物根部的生物中克隆到神经递质转运蛋白基因,我们推测,一个这样的神经细胞/受体系统应该包括神经递质的灭活机制。依据“个体发育重演系统发育”的规律我们推测,在个体发育过程的神经系统发育期间,神经递质灭活很可能与活性依赖的突触发生有密切关系。 2.利用上面的泛真核生物基因组数据,我们引用进行最大信息原理分析CDS序列以验证DNA序列的构建是否遵循近中性理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将DNA序列的进化描述为自然选择约束下随机突变的最大化的过程,并由此预测了一条CDS中四种核苷酸的统计分布。通过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偏差(ARE))可以估计我们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先后进行过的两次计算都覆盖了真核生物域的主要分支线系。在第二次计算中,不同的情况下,有82%到99%的序列的误差在ARD<0.01水平。此结果显示,众多核苷酸通过其相互作用构建(组织)为一条功能性的CDS的过程,可以描述为自然选择压力下随机突变使基因中核苷酸分布的信息熵极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虽然近中性学说建立在对单个取代位点的研究之上,但是在DNA序列由单核苷酸的构建的过程中,该学说仍是一条被遵守的基本定律。 3.在MIP分析中,对每条序列可以求出其Lagrange乘子的值对某一个类群的生物可以求出其Lagrange乘子的半均值。该平均值可以表示出该类群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已有的工作显示,Lagrange乘子在不同生物类群中系统性地改变。这里我们进一步发现,包括动物、植物和子囊菌的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过程中,Lagrange乘子趋于减少,但是对于动物早期的进化过程而言,其多细胞化到双胚层的形成过程中Lagrange乘子趋于减少,但是三胚层动物的起源过程的Lagrange乘子趋于增加。这种反常的变化很可能与三胚层动物早期进化的大规模适应辅射,即寒武纪生命爆发有关。我们尝试引入间断平衡假说来解释这种反常增加的现象。将Lagrange乘子的进化相关性描述为在线性进化过程中趋于减少、而在跳跃进化时趋于增加的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通式。该式子可以较好的解释动物进化早期阶段的Lagrange乘子各种变化。该通式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跳跃进化或适应辐射事件的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4.以线虫和人基因组中长度在1.5KB到2.5KB的CDS序列进行MIP分析。结果显示在一个基因组内,单个基因的进化同样遵循选择压力下随机突变造成的寡核苷酸分布的信息熵极大化的规律。承受较高选择压力的基因具有较强的核苷酸短程关联以及较小的Markov熵。这项结果说明MIP分析的类平均不仅可用于物种以上的分类,而且可用在物种以下的小进化事件以及个体水平的表达差异分析。这为大进化和小进化的统一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线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科技期刊亮点[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2 钱光辉;王义权;;Wnt信号通路与后口动物体轴的进化发育[J];遗传;2011年07期
3 罗丹丹;罗玉萍;彭娟;李思光;;miRNA-9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及其靶基因预测[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5期
4 申欣;田美;孟学平;程汉良;;文昌鱼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分子标记探讨[J];海洋科学;2011年07期
5 姜琪;;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J];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洪;陈哲;张录易;;后生动物骨骼化起源——来自高家山生物群的新证据[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效良;;黑龙江省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新资料[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3年
3 原华荣;;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郝家胜;;后生动物分子系统演化研究的新进展[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刘效良;;黑龙江省鸡西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3)[C];1982年
6 胡杰;袁训来;肖书海;周传明;陈哲;;早寒武世特异保存的大型海绵化石库的发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陈多福;董维权;漆亮;陈光谦;陈先沛;;瓮安磷矿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新元古代后生动物群出现过程的古环境变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林蔚兴;邢裕盛;;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纪辽南群后生动物化石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0)[C];1984年
9 曹隽;刘建波;江崎洋;足立奈津子;;安徽东至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微生物岩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国祥;;华南寒武纪早期骨骼动物的辐射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琦;应用协同学宏观方法对大进化型式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2 郭俊锋;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晋宏营;最大信息原理、能量及选择约束在基因剪接位点预测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王约;黔—渝地区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邹长伟;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脱氮机理及工艺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申欣;软甲纲动物和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分子进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陈海霞;细首科纽虫分子系统发育及三种纽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李俊;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郝国生;交互式遗传算法中用户的认知规律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张永利;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璐;活性污泥中原后生动物计数算法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陈瑶;活性污泥中常见原后生动物图像识别系统[D];云南大学;2011年
3 姚萌;一体式SBBR能量解偶联OSA工艺污泥产率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袁杰;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生物相及其净水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董佳驹;SBBR工艺高效硝化及污泥减量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6 浦彩华;高浓度SBR法降解含苯酚废水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丽珍;从仿词、仿语到仿拟构词法[D];河南大学;2009年
8 吴志刚;单环刺螠线粒体全基因组及其系统发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孙名安;苔藓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及系统发生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柳学伟;基于颤蚓摄食的污泥减量工艺的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操秀英;我国发现后生动物真正始祖[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丽华;八臂仙母虫:后生动物真正始祖[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高峰;人类再进化可能性很小[N];山西科技报;2000年
4 记者 郑海华;有助于更好地探究致癌原因[N];温州日报;2011年
5 苗文新;“吃”净一池春水[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马慧芳;奥运:城市的“聚宝盆”[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张双虎;瓮安生物群存在两侧对称动物[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人造天堂;企业进化论迷思[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刘平;三大进化只为效率[N];电脑报;2008年
10 记者 陈金凤;我国发现地球最原始真后生动物[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