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的概念,同时对其结构的类型进行分类,并通过分析试图归纳出各种类型的语义特征。为了讨论方便,研究对象范围有所缩小,以HSK甲级单词为主。本论文总共有七章。
第一章为简介本论文的目的与研究方向。
第二章,综述了中国国内与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倾向按照其理论框架予以分类,约有三个方向:一、词汇学研究;二、语义学研究;三、结构性研究。最近结构性研究的方法论把语法性搭配也纳入为搭配研究领域里,并分析出了搭配的句型,为搭配研究提供了更加有系统的理论框架。中国国内对词语搭配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愈来愈深化,愈来愈趋多元化。
第三章,试图对词语搭配这一概念划下比较明确的界线。将诸位学者对词语搭配的看法归纳起来,我们暂时得出这样的结论:词语搭配是两个或以上的词语在一定长度的语言单位(短者为一词组,长者则达某一篇章)上,以比较高的频率共现的。其词语之间带有依赖性的组合关系。它们结成词语搭配关系后的语义则不完全是其成分语意之总和,而是基于语义的总和上稍微起变化,不像自由短语的语义那样透明。我们还探讨过词语搭配中词语之间的关系,从中可见,构成词语搭配关系的词语(主要是由两个词项构成)中,一个词语与另一词语有着选择-被选择的关系。换言之,构成词语搭配关系的词语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特征。词语搭配的结构特征是以下七种:选择的单方向性;心理突现性;特定语义关联性;搭配的句法结构依赖于语义;词语搭配的定位模糊;词语搭配依存于语言社群;词语搭配结构的不可预测性。此外,还对与词语搭配相关的一些类似概念进行辨析:词块是为搭配这一概念提供词汇与语法上的平台的;类联接是搭配的一种抽象化的语法关系的概念;一致关系是指在词语的形态层次上讲究词语之间的互相对应问题的,而搭配是词汇层次的问题等。
第四章,试图分析《搭配词典》和《用法词典》这两部词典的特色以及它们所收录的词语搭配信息。两部都收录着非常丰富的动词词语搭配相关的信息。但是《搭配词典》主要重点放在一个词和它所组成的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分布上,相对疏忽了词本身和词与另一词之间所形成的搭配-组合关系的分析。而《用法词典》则比较注重描写和分析词本身和词与另一词之间所形成的搭配-组合关系,却相对疏忽了一个词和它所组成的短语在句子中所占的位置分布。在这一意义上,两部词典有着互补互助的作用。
第五章,我们以第三章里通过讨论得出的词语搭配的特性为基础,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282个甲级动词与它们的词语搭配结构进行判别工作。据第三章的讨论结果,我们有句法上、语义上能判别词语搭配的标准,第四章进一步了解其特性与意义。词语搭配是由两个词语组成,而它们有分布上受制约,其中一个词语在句法结构上选择另一词语;选择对方词的词语叫核心词语,而这核心词语在词语搭配之外的句子结构中独立使用,这直接关系到语义的透明性。
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词语搭配的聚合关系,即同义关系与对立关系。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紧密结合常常导致该词语与它原本结下的聚合关系脱节。[V+N]式词语搭配结构当中V的语义尤其是如此,它的语义已经过语义转移变多义。结果,V就形成与它独立使用时的语义相不同的另一种聚合关系。另外,有些构成词语搭配的词语之间有前提性关系,换言之,一个词语的语义里面已经内涵着将与它相结合的另一词语的语义。此外还讨论词语搭配的语义转移现象所内含的意义。
第七章,总括了第一章到第5章中所讨论的内容,并对往后的实践过程中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意见。
通过本文章,笔者认识了[V+N]词语搭配的生成机制不单单在于动词作为上,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名词。一般认为句子生成的中心机制是谓语,尤其是动词,而通过分析,在词语搭配结构中动词并不如名词那么积极地限制结合关系,这可能反映句子生成并不是只由谓语-动词决定。其实词语搭配的语义并不等于其构成成分的语义总和,这一事实正符合于最近语言研究的倾向-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句子结构。今后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希望能够有助于汉语教学等应用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