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
【摘要】:
本文以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填浜筑路”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并辅以数据库、GIS手段,复原了传统农田形态下的塘路系统向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具体过程、驱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其学术意义包括:其一,是历史地理学与LUCC视野相结合、以历史时期具体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其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和环境变迁为个案的前沿性研究。其二,是对太湖流域水环境在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复原性研究。
综观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与环境演变的全过程,原本就存在差异的传统城乡土地利用方式,对立进一步加剧。一面是农田形态土地利用方式的长期延续,另一面则是城市地产业主导下河浜体系的严重退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社会机制同生态环境失却平衡的结果。
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人地关系的平衡点,就在于既要建设城市,发展经济,又要通盘考虑脆弱的区域环境基础,规范人们的土地开发行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保持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
|
|
|
1 |
;大运会应用RFID电子车证系统[J];中国防伪报道;2011年07期 |
2 |
于璐;张喜;;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改进方案评价方法的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1年03期 |
3 |
邱超;;“多管齐下,方能解忧”——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思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