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代理的交通信息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对交通相关信息技术的多个领域进行了研究,包括交通模拟的路由导航算法设计及其架构、服务优先保障的算法设计及其架构、车辆折算系数分析和交通相关软件性能测试架构。
在基于多智能代理的路口中心型路由导航算法部分,设计了可应用于有目的地点的大规模车辆行为的模拟和人流疏导算法。在分析交通模拟领域现有的研究和常见问题综述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的数据流控制方法和协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仿真网络数据流控制方法来为车辆导航,并通过实验证明架构设计合理。随后就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引入符合一般道路模型的N正则随机图,设计了IBF*算法分析得出在合理的假设下算法导航的期望复杂度远低于最坏复杂度,提出了应用于交通路由领域的基于多维定标的智能路由算法。最后通过模拟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对算法正确性进行了数学证明。
在基于多智能代理的路口中心型优先通行算法部分,设计了针对特殊车辆的疏导算法。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针对交叉路口应该有可控的优先通行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优先通行框架和算法,算法的设计参考了计算机网络中QoS的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对算法进行的模拟验证,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交通流导航时,对于特殊对象的优先通行保障。新的算法框架基于交叉路口的智能处理,系统地解决了包括正确通行和优先通行在内的多个问题。在车辆折算系数研究部分,首次提出了如何采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多视图EM算法进行车辆折算系数聚类分析,给出了一种车辆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某真实路段的大量车辆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和分析,证明算法可以有效下降熵值,提高视图一致性,数据结果有效可信。
在网络通信流多智能代理用于应用系统性能评价研究部分,通过解决交通相关系统的性能评价问题,提出并实现了测试的框架和算法。在交通信息系统中,新型软件架构层出不穷,软硬件和网络通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加大了系统性能瓶颈查找的难度。本文研究如何采用多智能代理截取、分析和回放网络数据流测量软件性能。通过同时使用主动智能代理和被动智能代理,使得整个测试的各个分支具有通讯、协作的能力。通过在交通相关系统中的测试应用,证明此算法能有效地同时获取多项数据,且保持高效能的性能评价,系统架构具有一定的自动处理能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计算机网络协议和多智能代理技术作为为研究的工具方法,对交通相关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跨越原有学科界限的研究。具体涉及的算法新型应用或者算法改进涵盖了Dijkstra算法、IBF*(Intersect-Bellman-Ford)*算法、N正则随机图、多维定标算法、FastMap算法、QoS(Quality of Service)算法和多视图EM聚类算法等。通过数学证明和模拟实验结合的方式,证明了架构设计和算法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
|
1 |
梁宜吾;;日本交通模拟专家奥山育英博士访问我所[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1988年02期 |
2 |
犬饲隆义;清水骏太;;交通模拟[J];交通与运输;2007年05期 |
3 |
刘子建,张建华;基于网络与VR技术的协同设计体系结构[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4 |
俞国燕,赖朝安,郑时雄,孙延明;基于多智能代理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支持系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年04期 |
5 |
黄永根,汪弘毅;城市交通网络的仿真模拟工具──交通模拟软件包SATURN[J];城市规划;1996年06期 |
6 |
贾育秦,王培霞,郝鸿雁;快速原形在基于知识供应的产品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7 |
郭江,罗云,赵向平,曾洪涛;基于B/C/S的机组远程协作诊断决策支持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8 |
黄厚庆,林思能;无控制交叉口冲突数的模拟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9 |
初红艳,费仁元;基于UML的可重组制造系统的调度系统建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08期 |
10 |
高兰;张志坤;;多Agent协同工作的PMAS体系结构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1期 |
11 |
干宏程;汪晴;范炳全;;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2 |
郭江,李朝晖,陈燚涛;面向电厂维护的机组诊断服务器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3期 |
13 |
杜亮亮;蔡先华;齐征;;基于GIS的特殊人群进出场交通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
14 |
刘士新;冯海兰;;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5 |
犬饲隆义;;交通模拟CLEARING HOUSE(后篇)[J];交通与运输;2008年03期 |
16 |
张常有;张昱;曹元大;李桂红;段淑凤;;基于Petri网的对等资源访问控制协议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17 |
林思能;非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的交通模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18 |
李小将,刘争元,樊天晴;基于用户兴趣的Web信息检索智能代理[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
19 |
江志斌,胡宗武;论制造系统模式的新进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2期 |
20 |
线凯;嘉捷;邵春福;;道路信号交叉口智能型交通控制方法研究[J];ITS通讯;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