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技术的本质的阐释来显明当代文明的危机。现代文化和人类实存(existentia)之境况早已陷入一种“文化失控”(尼采语)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所谓“文化失控”恰恰是由现代技术工业带动起来的,它是现代欧洲技术工业文明的一个本质后果,并且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命运。
马克思对现代技术的存在论探讨首先是从“工业”和“市民社会”,即现实的物质生产过程和感性的交往活动开始的。技术被规定为对象性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则完成着对象性活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新的感性意识的萌发以及对象性活动方式的革新都有待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积极扬弃才能生成。
而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批判是立足于整个西方的形而上学历史传统。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思想方式在技术化的现实中达到了完满,它的全部力量在现实中得到展开和实现,它的可能性通过科学——技术——商业的轨道消耗殆尽了。一种非技术化的对存在者的解蔽(Alstheia)以及存在方式是否可能?对此,海德格尔提醒我们必须对此给予高度警觉,并期备着思想(对存在者整体不同于形而上学方式的规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