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两亲性聚合物接枝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碳纳米管在电子、光学、聚合物共混材料方面有其独特的性能,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而纳米级的金刚石粉同样具有金刚石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且其应用范围更广,纳米金刚石的制造,特别是应用,是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的热门研究课题。然而它们都在溶剂中难于分散,极大地制约了其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提高分散性和加工性能。活性自由基聚合埘聚合物的结构可控性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聚合物材料设计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其中RAFT聚合单体适用性广,反应条件温和,不存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中去除残余离子的问题。本文旨在采用RAFT方法合成结构可控的官能化嵌段共聚物,探讨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功能化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的方法,以及聚合物修饰后的纳米材料的溶液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首先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为链转移剂研究了功能性单体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DMAEMA),poly(ethyleneglycol)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EGMA),t-butyl methacrylate(t-BMA),2-hydroxyl ethyl methacrylate(HEMA),glycidyl methacrylate(GMA),methylmethacrylate(MMA),styrene(st)的RAFT聚合,聚合呈活性特征,得到了结构可控的多分散指数低于1.35的官能化嵌段聚合物。合成了中间嵌段带活性官能团的嵌段聚合物PtBMA-b-PGMA-b-PS,PtBMA-b-PHEMA-b-PDMAEMA,PMMA-b-PGMA-b-P(PEGMA)。利用合成的嵌段共聚物PtBMA-b-PGMA-b-PS中活性环氧基团同胺基取代的金刚烷反应,合成了嵌段中含金刚烷单元的三嵌段聚合物。
(2)利用嵌段共聚物(PtBMA-b-PGMA-b-PS)的活性环氧基团与羧化的纳米金刚石的羧基反应,通过“center-Iinking”的方法得到了“V型”嵌段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刚石PtBMA-g-ND-g-PS。该接枝物中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链段的特丁基在三氟乙酸存在下水解,得到了两亲性聚合物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PMAA同时接枝的纳米金刚石PMAA-g-ND-g-PS。使用TEM、SEM和TGA表征了聚合物官能化纳米金刚石的结构形态和接枝率。这种“V型”两亲性聚合物接枝的纳米金刚石不仅能在有机溶剂和水中分散而且能在油水界面进行自组装。
(3)利用链中带环氧官能团或羟基官能团的嵌段聚合物(PtBMA-b-PGMA-b-PS和PtBMA-b-PHEMA-b-PDMAEMA),分别与碳纳米管表面的羧基或酰氯反应,通过“center-linking”的方法将两种不同聚合物同时接枝到碳纳米管上,得到了“V型”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这种不同聚合物同时接枝上碳纳米管的结构未见报到。将其中嵌段单元的特丁基水解,就得到两亲性聚合物和两性聚电解质修饰的碳纳米管。这种两亲性聚合物和两性聚电解质接枝的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分散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pH变化敏感,还能实现碳纳米管在油水界面的白组装。
(4)原始碳纳米管由于其疏水疏油性能,在超声分散后能被置换到油水的界面,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Pickering”乳液。原始碳纳米管在油水界面组装后将油水分为两相,我们利用界面的接枝反应来修饰碳纳米管。在水相中添加水溶性单体和水溶性引发剂,在油相中添加油溶性单体和油溶性引发剂,然后利用两相中的原位自由基聚合法一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同时接枝上两种不同的高分子链,得到了两亲性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PS-g-MWCNT-g-PAM和PS-g-MWCNT-g-PDMAEMA。通过油水界面来制备两亲性聚合接枝的碳纳米管的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接枝率高。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B383.1
|
|
|
|
1 |
欧忠文,徐滨士,马世宁,乔玉林,张伟;纳米材料在表面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0年02期 |
2 |
潘伟,翟普,刘立志;SiO_2纳米粉对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阻温特性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04期 |
3 |
陈权,马峰,恽寿榕,黄风雷;爆轰法合成超微金刚石的X射线衍射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1999年03期 |
4 |
阎逢元,张绪寿,薛群基,徐康;一种新型的减摩耐磨复合电镀层[J];材料研究学报;1994年06期 |
5 |
陈权,马峰,陈鹏万,恽寿榕,黄风雷;保护介质对爆轰固相产物生成的影响[J];高压物理学报;1998年02期 |
6 |
金增寿,徐康;炸药爆轰法制备纳米金刚石[J];含能材料;1999年01期 |
7 |
陈莲英,章文贡;纳米润滑材料研究及应用[J];化学通报;2003年06期 |
8 |
陈志刚,顾卓明,顾彩香;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机电设备;2003年04期 |
9 |
陈权,翟华嶂,恽寿榕,朱鹤孙;在超微金刚石涂层上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9年01期 |
10 |
许向阳,朱永伟,王柏春;纳米金刚石团聚体在白油介质中的解聚与分散[J];矿冶工程;2004年04期 |
|
|
|
|
|
1 |
潘路军;中山喜万;;采用局部加热法选择性制备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刚石晶体(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年02期 |
2 |
王迎春;史宝平;;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9年03期 |
3 |
王平华;李凤妍;唐龙祥;刘春华;杨莺;;RAFT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嵌段共聚物[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6期 |
4 |
卢炳秀,丁忠修;粉碎法纳米金刚石的应用[J];珠宝科技;2004年05期 |
5 |
;行业信息[J];纳米科技;2008年04期 |
6 |
;纳米金刚石的爆炸生成[J];科技导报;1995年06期 |
7 |
许向阳,朱永伟,王柏春,沈湘黔;水介质中纳米金刚石表面改性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3年04期 |
8 |
邹芹
,王明智
,栾兴伟
,任学军;纳米金刚石无助剂烧结的可行性分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01期 |
9 |
潘雄;;我国研制的纳米金刚石复涂层产品实现产业化[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2期 |
10 |
田乃良,常明,杨保和,许德胜,郑启光;碳纳米管在金刚石薄膜化学沉积上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