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铕氟磷酸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基于液体流动性好、散热佳,在激光器高功率运行中产生的热效应影响小的特性,我们设计开发了掺杂稀土的纳米材料,并尝试改善其分散性,旨在将其分散在有机液体中作为高重复率、高功率的流体激光介质。以纳米颗粒作为掺杂主体,是因为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微观晶格特性和光学特性,以期获得和无机材料同样优良的光学特性。
考虑到所制备的材料中难以避免OH-离子对稀土Yb3+Nd3+离子荧光性质的影响,本文选取了Eu3+离子作为试探性研究,此外Eu掺杂可以用于开发红光发射材料。
研究内容包括掺杂Eu3+的氟磷酸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在水溶液中,以PEG作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Eu:Sr10(PO4)6F2(S-FAP)的纳米颗粒。研究了在不同的煅烧温度、pH值和不同的掺杂浓度下Eu:S-FAP的纳米颗粒的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PL)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得到的纳米材料进行了形貌、大小、结晶性、光谱特性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长径在100nm,直径约30nm的纳米棒,且Eu3+掺杂浓度为7%时的样品具有相对较好的光学性质。
2.采用水热法,在110℃温度下,用EDTA-Na2作为螯合剂,通过控制温度、在酸性条件下成功合成尺寸均一的球形纳米颗粒,粒径大约30-40nm。改变Eu3+掺杂浓度,研究了其掺杂方式及光学性能,发现当掺杂浓度为6%时,具有良好的晶型结构和荧光谱。比文献报导的固相法具有更高的掺杂浓度。
3.考虑到EDTA-Na2分子量不大及其结构特点,不能对生成的颗粒之间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位阻作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分散性,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粒径大约在长200nm,宽约30nm的棒状颗粒,说明由于表面修饰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加快了纳米颗粒在(001)方向上的生长,并将其光学性质与不加表面活性剂PEG的情况做了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B383.1
|
|
|
|
1 |
卫芝贤,欧海峰,宫喜军,孙新建,朱振晓;表面活性剂PEG在掺锑纳米SnO_2粉末氧化共沉淀制备中的作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2 |
丁磊,贾伟,李明中;美国Mercury系统的最新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8期 |
3 |
黄志良,刘羽,王大伟,胥焕岩,张芳;氟羟磷灰石固溶体比较晶体化学FT-IR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
|
|
|
|
1 |
李大成,周大利,刘恒,陈朝珍,张萍;超微粉体的制备(五)[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2期 |
2 |
邬建辉,张传福,吴琳琳,湛菁;草酸盐沉淀法在制备粉体材料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1年03期 |
3 |
吴杰颖,张居舟,施鹏飞,周虹屏;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4 |
杜令忠,徐滨士,董世运,杨华,吴毅雄;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
5 |
张楷亮,刘玉岭,王芳;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与固态纳米电子器件研究现状[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01期 |
6 |
万青,丰平,王太宏;零维和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J];微纳电子技术;2004年12期 |
7 |
王书运;纳米颗粒的测量与表征[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
8 |
宫泮伟;李在元;翟玉春;;纳米Fe粉的制备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6年07期 |
9 |
张丽英,郭志猛,林涛,李汶霞,吴成义,吴庆华;纳米硬质合金粉的桥接团粒对粉末成形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0 |
武光明,朱江;一种简单的喷雾热分解制膜方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
|
|
|
|
1 |
邵庆辉,古国榜,章丽娟,李新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进展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
2 |
陈少贞,陈森凤;湿化学法制备ZrO_2超细粉的团聚机理、表征及控制[J];材料导报;1996年03期 |
3 |
赵青,常爱民,简家文,巴维真;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ZrO_2纳米粉及其团聚控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4 |
杨升红,张小明,张廷杰,王克光,朱玉斌;微波法制备纳米TiO_2粉末[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0年05期 |
5 |
王刚,阎康平,周川,严季新;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纳米电子材料[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年05期 |
6 |
刘梅堂,韦园红,史济斌,刘洪来;高分子PVP吸附对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2期 |
7 |
卫芝贤,范文浩,程尊华,张建梅;氧化共沉淀制备Sb_2O_5掺杂的超细SnO_2[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8 |
王天赤,路嫔,车丕智,辛显双,周百斌;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9 |
王焕英;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10 |
吴庆生,郑能武;分子自组装与纳米材料的制备[J];化学世界;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