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
【摘要】: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较广泛的、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山区经济的开发和交通线路的延伸,公路铁路中的桥梁涵洞等工程设施遇到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亦随之增加,因而对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泥石流灾害的危害及其形成条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水源条件、土源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分析入手,对水力类泥石流与土力类泥石流形成的微观临界条件公式与宏观判别函数作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对桥梁工程的危害方式,查清了各种危害方式的破坏形式与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桥梁工程建设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来避免或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损失与危害。对与泥石流灾害有关的桥梁工程选址、墩台基础、桥下净空设计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就桥梁墩台如何防护泥石流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案。
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专门对我国与桥梁工程有关的道路泥石流灾害的防治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就交通线路与工程设施(如桥梁、涵洞工程)绕避泥石流灾害方案的适用条件与范围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泥石流灾害监测的方法手段与监测内容,并以铁路泥石流预报体系为例,列举了各种泥石流报警方法与形式,并对各类报警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其次,对防治泥石流灾害所采取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逐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剖析了各种防治措施的适用范围与特点,详细阐述了每种措施的利弊优缺,并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资料与图片来加以说明,这对于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对本文中有待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
|
|
|
1 |
王玉;陈晓清;;汶川地震区次生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构想[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S1期 |
2 |
众和;;以舟曲为镜,映照未来的城镇化建设[J];金秋;2010年19期 |
3 |
刘夙;;究竟是什么毁灭舟曲?[J];新知客;2010年09期 |
4 |
马煜;吴雨夫;;四川绵竹清平乡“8.13”文家沟特大泥石流灾害[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
5 |
陈洪凯;唐红梅;舒小红;王勇智;李珂;石晋旭;;从菲律宾2.17泥石流灾难探讨三峡库区的泥石流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6 |
孙全德,梁连庆;西北地区铁路泥石流防治对策[J];铁道建筑;1991年08期 |
7 |
张春山;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J];北京地质;1996年02期 |
8 |
高志文,孙百万,王立志;胖头泡蓄滞洪区预警预报反馈系统建设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年01期 |
9 |
邓佛崇;;菲律宾特大泥石流灾害无情惩罚漠视科学的地球人[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3期 |
10 |
叶清;;滑坡·崩塌·泥石流[J];厦门科技;2010年05期 |
11 |
赵源,刘希林;人工神经网络在泥石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
12 |
崔鹏;中国2004年泥石流灾害特点及其对减灾的启示[J];山地学报;2005年04期 |
13 |
刘希林,李秀珍,苏鹏程;四川德昌县凹米罗沟泥石流成灾过程与危险性评价[J];灾害学;2005年03期 |
14 |
徐友宁;陈社斌;何芳;刘瑞萍;张江华;柯海岭;;潼关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J];山地学报;2006年06期 |
15 |
田乾峰;;舟曲:告别桃花源[J];民主与法制;2010年19期 |
16 |
于济民;;中、日、苏自然灾害现场讨论会简介[J];路基工程;1992年03期 |
17 |
;上海房地产市场建立预警预报和调控机制[J];长江建设;2004年01期 |
18 |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国际研讨会”日前举行[J];城市开发;2004年09期 |
19 |
东野光亮,王霖琳,刘洪义,李传荣;泥石流危险度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
20 |
高克昌,孟国才,韦方强,陈晓清,王士革,徐创禄;德宏“7.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分析及其对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