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建模方法研究

陈生昌  
【摘要】: 在对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和偏移速度分析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波动方程的单程波方程,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建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中,首先对波场传播的散射理论的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进行研究,作者提出了稳定的Born近似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稳定的拟线性Born近似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和稳定的Rytov近似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以及高阶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的统一公式。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类波场外推算子的特性进行了比较与评述。所推导出的波场传播算子均经过了理论模型的验证,获得了理想的结果,证明了这些波场传播算子的正确性和精确度。本文不仅针对常见的叠前道集数据,如炮点—检波点域道集数据和中点—偏移距域道集数据提出了以上述算子为基础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而且还提出了适用于叠前数据平面波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统一算法以及广义地震数据合成及其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这些算法都具有计算稳定性、高效率、速度模型横向变化的适应性和用于偏移速度分析的可行性。所有这些算法均在国际通用模型—Marmousi模型数掘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偏移成像结果,说明了这些偏移成像算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在速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中,本文根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模型及其相互依赖性,提出了初始速度模型构建和波动方程偏移速度修正的速度模型两步构建法。在初始速度模型构建中,根据初始速度模型构建的需要,提出了不需进行NMO速度分析和NMO校正的平面波扫描水平叠加方法。利用平面波扫描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层位T_0时间结合叠前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层剥离技术,提出了初始速度模型构建的剥层层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直接给出深度域的层速度模型。在偏移速度模型修正中,利用射线角或射线参数p_s域共成像点道集的剩余时差,在p_s域共成像点道集平面波扫描水平叠加剖面层位Z_0深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p_s平面波数据波动方程剥层的速度垂直修正方法。该方法不仅突破了原有速度垂直修正方法的小偏移距、横向速度均匀和小倾角的限制,而且直接对深度域的层速度模型进行修正。所提出的速度模型构建方法在大庆陆相凹陷模型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偏移成像结果,说明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和速度模型构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时间偏移成像与深度偏移成像的关系、Claerbout提出的常规偏移成像与Berkhout提出的双聚焦偏移成像的关系以及偏移成像的速度模型进行了讨论,以深化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和速度模型构建的认识。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言,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模型构建的重要性、发展的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为波场外推算子研究,介绍了在单程波方程的基础上,对稳定的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进行的详细理论推导,以及对目前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中常用的三类波场传播算子的比较与评述;第三章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研究,介绍了针对各种不同叠前原始道集数据和合成道集数据提出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及其特性分析;第四章是偏移速度模型构建,讨论了根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模型和速度模型构建间的相互依赖性提出的初始速度模型构建和偏移速度修正的偏移速度模型两步构建法;第五章是结论。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提出了精度更高、对地下速度强横向变化适应性更好、计算更稳定的地震波场传播算子—稳定的Born近似波场传播算子、稳定Rytov近似波场传播算子和稳定的拟线性Born近似波场传播算子以及高阶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的统一表达式; 2)给出了叠前数据平面波偏移算法的统一表达式; 3)提出了广义地震数据合成及其偏移成像方法; 4)提出了叠前数据的平面波扫描水平叠加方法; 5)提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波动方程层剥离和速度修正和迭代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忠瑞;王延光;王成礼;乔玉雷;;3D+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2 姚忠瑞;王延光;王成礼;乔玉雷;;3D 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J];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02期
3 王华忠,程玖兵,马在田;地震波场深度外推消除与地面有关的噪音[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黄龙泽;刘怀山;;基于波动方程的炮点二次定位方法[J];石油物探;2009年01期
5 陈树文,李亚光,刘洪;波动方程基准面在速度估计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5期
6 孙建国,林伯香;三维一步法全倾角偏移[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4期
7 陈生昌;马在田;;波动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刘文革;贺振华;黄德济;杜增利;;非零偏移距DSR叠前深度偏移[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地震反射波成像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张文生,张关泉,宋海斌;基于混合法波场外推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2期
11 李复;;弹性体内平面波[J];大学物理;2009年10期
12 J.F.克雷尔伯特;;地球物理资料处理基础[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年04期
13 马淑芳;李振春;;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3期
14 黄龙泽;;基于波动方程的检波点二次定位[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15 B.Zhow;;根据多次波衰减实现波动方程外推:f-k域中的2D滤波[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3期
16 熊友亮,陈洪堤,王敏;复杂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17 王珺;乔玉雷;姚忠瑞;李瑞忠;;垂直地震剖面高斯束法偏移成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8 薛花;吕少辉;施泽进;赵宪生;张恩嘉;;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6期
19 马在田,纪少游;标量波动方程全倾角有限差分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6期
20 孙建国;2003年SEG年会地震勘探新技术介绍[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喜武;刘洪;;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2 倪雪灿;王延光;李振春;;VSP数据的波动方程干涉偏移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玉金;李振春;;波动方程地震数据映射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陈洪堤;龚小金;查树贵;易庆翠;;自地表叠前深度偏移[A];湖北省石油学会第十一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兆涛;;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计算[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晓峰;胡天跃;;波动方程正反演的无网格数值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思琴;李振春;;井间地震叠前波动方程逆时偏移[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崔兴福;张关泉;张文坡;;波动方程共方位角叠前偏移实现二维资料三维化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袁江华;王秀闽;张致付;杨孔庆;刘洪;李幼铭;;地震偏移成像不确定性分析初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10 丁亮;刘洋;;VSP叠前波动方程逆时偏移[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生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与速度建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2年
2 许士勇;转换反射波成像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2年
3 孙歧峰;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陈凌;小波束域波场的分解、传播及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王玉贵;Walkaway VSP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陈辉;复杂介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及偏移速度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勃;矿井地震全空间极化偏移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田小波;横向非均匀介质中接收函数的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9 亓雪冬;基于地震资料偏移成像的计算网格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袁修贵;多分辨分析理论与深度成像和地震数据处理[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治权;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与角度域共成像道集提取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薛明星;波动方程叠前偏移与波形反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田田;起伏地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基准面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黄龙泽;基于波动方程的炮检点二次定位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蒋雪峰;基于双聚型CFP技术的AVP属性提取[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朱绪峰;单程波方程的保幅偏移及其角度域成像[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毕亚杰;三维VSP数据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实用化[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杜润林;有限差分大地电磁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宋志华;若干拟线性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D];郑州大学;2004年
10 曹守山;复杂地质体的地震波场成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蔚;四家跨国公司共助同济大学[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首席记者 吴晓松 通讯员 高鸣;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研究启动[N];昆明日报;2010年
3 国都;同济科技:创投高校多重题材[N];经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春;同济大学科技园 新政策引发新思维[N];科技日报;2001年
5 同济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同舟共济创新创业[N];科技日报;2003年
6 吴为民 记者 陶洪光;20余项目进入实质性研究[N];文汇报;2003年
7 吴长江贺永志 记者 段云行;同济大学师生双峰盘点古建筑[N];湖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沈秀红 孙飞翔 陆成钢;嘉兴联姻同济 书写四大惊叹号[N];嘉兴日报;2006年
9 ;建筑成为文化——经济事件[N];建筑时报;2006年
10 李雪林;全球每个人都要同舟共济[N];文汇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