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基础隔震系统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分析
【摘要】:
基础隔震是结构被动控制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以崭新的概念进入建筑结构地震防护,正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人们关注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及设计计算理论问题,详述了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按照建立一套“理想的隔震系统—可靠的动力分析方法—合理的设计计算理论”这条主线,对原结构、LRB基底隔震系统、NZ基底隔震系统、R-FBI基底隔震系统及EDF基底隔震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和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此外,本文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原结构及四种不同基底隔震系统结构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得出了各个系统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其中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原结构、LRB基底隔震系统、NZ基底隔震系统、R-FBI基底隔震系统及EDF基底隔震系统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其振动方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探讨。
2将推导出的振动方程写成状态空间形式,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采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动态仿真系统,并对阻尼矩阵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3通过某三层混凝土结构为实例,分析研究四种基底隔震系统与原结构的控制反应效果,并给出了Benchmark评估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基底隔震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是有效的。
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证明了LRB基底隔震系统、NZ基底隔震系统、R-FBI基底隔震系统及EDF基底隔震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今后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
1 |
黄纯华;龚大德;;异步电动机群动态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1990年04期 |
2 |
黄本才;;电视塔结构中人体舒适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3 |
刘晓云,李超,杨绍泉,张曰敏;基于加工过程仿真的圆弧剪取算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4 |
姚燕南,强文;变电运行动态培训仿真系统的研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5年06期 |
5 |
朱元昌,胡建旺,单甘霖,朱如玲;基于MATLAB/SIMULINK的火控系统动态仿真试验平台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6年01期 |
6 |
夏益霖;;利用动力吸振器进行随机响应控制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6年01期 |
7 |
李敏霞,刘季;主动结构振动控制算法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4期 |
8 |
聂润兔,王二才,王育英;智能桁架振动控制中主动杆件多目标最优配置[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9 |
黄维平,强士中;大跨度悬索桥振动控制的双向TMD参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10 |
方子帆!机械工程系,朱大林!机械工程系,曹振生!机械工程系;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特性动态仿真[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2000年02期 |
11 |
逄振旭,倪其民,李从心;直接驱动液压系统建压过程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1年02期 |
12 |
范立耘;纤维缠绕机工艺过程的动态仿真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1年02期 |
13 |
史志利,周立志;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和振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4期 |
14 |
黄恺,李雷,薛丽达;动态仿真软件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5 |
王文涛,赵耀红;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河流演进动态仿真的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6 |
郭泗坡,王倩;基于Solid Works对SDJ-系列山东调度回柱绞车的设计[J];山东机械;2004年04期 |
17 |
段勇;何麟书;;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控制实验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7期 |
18 |
陈塑寰,陈宇东;不确定性振动控制系统响应鲁棒性分析的三种分析方法[J];机械强度;2005年02期 |
19 |
徐文琴,孙英达;静压支承圆柱副动态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5年04期 |
20 |
刘波,顾建明;泵变转速工况特性的动态仿真[J];流体机械;2005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