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工程中自动精确模型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反向工程作为产品创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各国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测量点集模型重建一直是反向工程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随着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模型重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面对不断增大的点云规模以及日益复杂的实体模型,模型重建过程仍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精度损失较大、不能有效地与下游应用集成等问题。本文针对模型重建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从点云几何信息提取、数据分割、曲面类型与参数提取及层切模型转换等方面对模型重建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点云几何属性(法矢、曲率等)的精确分析是模型重建的基础。为了提高反向工程中大规模、形状复杂且带噪声点云的曲率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曲面的曲率计算方法。根据移动最小二乘曲面隐式表达推导了计算主曲率、方向曲率等的解析公式,并以实验和推导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自适应选择高斯核宽度的经验公式。
数据分割在模型重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减少分割中的交互操作,准确刻画模型的几何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Morse-Smale复形的点云数据分割方法。通过在三角网格上建立和简化Morse-Smale复形对网格进行自动划分。在复形简化的基础上,根据点云几何属性分布,实现了过渡特征及顶点混合特征的自动分离,使分割结果更适应于反向工程模型重建的要求。
基于特征的反求建模策略能够捕捉原始设计意图,得到较高的模型重建精度。基于特征的建模,其关键在于特征识别及特征参数的提取。本文利用高斯映射和法曲率映射并结合概率和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曲面类型自动判别,能够准确识别出平面、规则二次曲面和旋转拉伸面等特征。针对拉伸特征和旋转特征,提出了基于点集对齐原理的参数调整方法,以提高参数的计算精度。
复杂自由曲面重建需要对点云进行再划分,采用多张面片拟合并拼接而成。为了合理确定面片数量和位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算法对自由曲面子域点云进行自动划分。算法以Bezier曲面拟合误差作为控制参数,通过区域扩张过程得到各分区点云。
基于测量点云的直接分层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直接分层以散乱的海量点云为输入,数据间缺少有效联系,可能导致层切模型的精度损失或结构缺失。为此,本文提出了散乱测量点云整体拓扑结构的提取算法,并将点云拓扑和几何信息应用于快速原型直接分层计算中,以提高层切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和精度,并取得快速原型加工精度和速度之间的平衡。
本文利用C++和OpenGL库,将上述关键技术和相关算法集成为三维测量点集曲面重建原型系统。通过典型零件验证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B47
|
|
|
|
1 |
金涛,单岩,童水光;产品反求工程中基于几何特征及约束的模型重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年03期 |
2 |
柯映林,李岸;点云数据中拉伸面特征的提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6期 |
3 |
史桂蓉,邢渊,张永清;反向工程应用现状及研究方向[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4期 |
4 |
孙玉文,贾振元,王越超,刘伟军;基于自由曲面点云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
5 |
柯映林;陈曦;;点云数据的几何属性分析及区域分割[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
6 |
孙殿柱;范志先;李延瑞;孙肖霞;;散乱数据点云型面特征分析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
7 |
贺美芳,周来水,神会存;散乱点云数据的曲率估算及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8 |
吴剑煌;刘伟军;王天然;王华兵;;点采样曲面的曲率估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2期 |
9 |
柯映林,陈曦;基于4D Shepard曲面的点云曲率估算[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
10 |
柯映林;李岸;;基于主方向高斯映射的旋转面特征提取[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
|
|
|
|
|
1 |
杨志文,王晋疆,徐荣伟;大尺寸工程型面检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2 |
周来水,张乐年;NURBS曲面的过渡曲面生成[J];工程图学学报;1996年02期 |
3 |
赵勇,廖延彪,赖淑蓉;复杂轮廓表面激光检测及三维重构技术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2年02期 |
4 |
王宏涛,周儒荣,张丽艳;现代测量方法在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技术中的应用[J];航空计测技术;2003年04期 |
5 |
;RESEARCH ON NURBS SKINNING SURFACE VIA COMPLEX CURVES[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1996年02期 |
6 |
安军,刘桂雄,范劲松,刘义刚,郑时雄;基于新颖曲面测量技术下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9期 |
7 |
彭芳瑜,周云飞,周济;基于广义能量法的曲面光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8 |
张鹏;肖金;程永奇;;面向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特征技术及其特征模块的开发[J];机床与液压;2009年07期 |
9 |
冀世军;王扬;吕汉明;;三角形网格多面体空间四边界区域的数据参数化[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
10 |
周来水,张乐年,周儒荣;NURBS造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1996年04期 |
|
|
|
|
|
1 |
周受钦,谢友柏;特征及其应用[J];工程设计;2000年01期 |
2 |
张丽艳,潘小林,安鲁陵;网格曲面中孔洞的光滑填充算法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2年04期 |
3 |
周来水,张乐年;NURBS曲面的过渡曲面生成[J];工程图学学报;1996年02期 |
4 |
王晓林,陈伟民,黄尚廉;光切法三维轮廓测量的原理及其应用[J];光学技术;1997年02期 |
5 |
李现民,李桂清,徐小玲,李华;基于Laplacian算子的法向网格生成[J];广西科学;2001年04期 |
6 |
周儒荣,张丽艳,庞秀峰,周来水;给定任意拓扑控制多面体的分片光滑样条曲面拟合(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1年01期 |
7 |
彭芳瑜,周云飞,周济;基于广义能量法的曲面光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8 |
栗全庆,李明;反求工程中的特征建模技术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1年02期 |
9 |
张曙;先进制造技术讲座 第一讲 走向21世纪的制造工业(上)[J];机电一体化;1996年03期 |
10 |
张曙;先进制造技术讲座 第一讲 走向21世纪的制造工业(下)[J];机电一体化;1996年04期 |
|
|
|
|
|
1 |
张瑞;李建华;;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最新发展[J];中国重型装备;2008年01期 |
2 |
王树杰;隋桂芝;解则晓;;牙颌模型的三维激光测量及模型重建[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
3 |
金涛,陈建良,童水光;三维模型对称平面重建的特征匹配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5期 |
4 |
蔡玉俊,沈淑红;反求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5 |
金涛,许跃敏,童水光;一种用于逆向工程的对称平面重建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6期 |
6 |
陈宏明,彭雨哟,周来水;约束条件下拉伸与旋转特征模型重建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2期 |
7 |
张昌明,冯小宁,王铁;快速逆向工程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3期 |
8 |
金涛,金志江,童水光;一种支持外形创新设计的重建模型表达及建模方法[J];汽车工程;2005年05期 |
9 |
李大鹏;崔洋;;三坐标测量机在逆向工程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7期 |
10 |
雷刚,邹昌平,黄剑鸣;快速逆向工程研究进展[J];机械工艺师;200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