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机主泵飞轮力学分析及完整性评价
【摘要】: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核主泵)是一回路唯一不间断动力源,需要有60年超长使役时间,并经受各种极端工况考验。对于主泵飞轮,要求能够在反应堆断电事故下提供一定时间的冷却剂强迫循环,从而避免堆芯损坏。飞轮的结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断电事故情况下的反应堆安全,因此需要对主泵飞轮进行完整性分析。此外,为了保证主泵在反应堆紧急停堆或全厂断电事故下,仍能提供一定的惰转流量,因此需要进行转子挠度分析。
本文采用ANSYS软件建立飞轮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飞轮进行应力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并根据不同装配过盈量及结构尺寸对飞轮进行应力分析,得出飞轮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合理的装配过盈量0.4-0.6mm,合理的结构尺寸为内轮毂厚度0.149m,钨合金厚度0.117m,外轮毂厚度0.055m。综合考虑了装配预紧力、运行时的离心力及流体剪切力和压力,得到飞轮在额定转速以及设计转速下的应力、位移等分布,按照RG1.14(美国核管会导则)进行安全评定,评定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飞轮延展性分析表明,飞轮在额定及设计转速下应力强度因子小于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因此不会出现延性破裂。计算得出飞轮的临界失效转速为4344r/min,大于设计转速(2250r/min)。飞轮一旦出现最严重的飞轮组件损坏事件,其四周的结构需能够容纳飞轮碎片的能量,不至于导致压力边界破坏。采用ANSYS-DYNA软件对压力边界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机外壳能够包容飞轮破裂碎片,不至于发生压力边界的破坏。对主泵地震工况下惰转过程中转子挠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事故下,主泵转子不会发生卡轴事故。
本文研究并掌握了屏蔽电机主泵飞轮力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飞轮的完整性分析,其结果为屏蔽电机主泵飞轮的结构完整性评价提供依据;惰转过程中转子挠度的研究为惰转过程中主泵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
|
|
|
1 |
顾景智;核电站主泵停运控制核素的选择[J];辐射防护;2000年03期 |
2 |
;首台百万千瓦核电主泵研制成功[J];陕西电力;2009年12期 |
3 |
李劲播;江志钢;岳夏;;基于CGHMM的核电装备主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J];现代机械;2010年01期 |
4 |
秦杰;徐士鸣;;导叶结构对核主泵性能的影响[J];发电设备;2010年05期 |
5 |
于跃;于庆恩;吴大华;;主泵泵壳结构及制造分析[J];一重技术;2010年06期 |
6 |
王勤湖;李社坤;卢文跃;于海峰;曹智鹏;;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工况变化对主泵主要机械性能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5年S1期 |
7 |
赵吉先;聂运菊;;反应堆内主要设备安装测量方法探讨[J];测绘通报;2009年10期 |
8 |
;国产首台百万千瓦核电主泵研制成功[J];水泵技术;2009年06期 |
9 |
袁丹青;张孝春;陈向阳;杨敏官;袁寿其;;第三代反应堆主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流体机械;2010年01期 |
10 |
王敏鸿;杨安民;;神龙一号真空系统研制[J];高能量密度物理;2010年01期 |
11 |
;我国首台百万千瓦核电主泵研制成功[J];机械;2009年12期 |
12 |
郝江涛;吕家圣;罗玉金;;换流站阀冷系统故障原因分析[J];广西电力;2010年02期 |
13 |
王海丹;;AP1000主泵第三次中间试验成功[J];国外核新闻;2010年06期 |
14 |
贾瑞清,夏志新;AM500采煤机主泵失效机理的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6年01期 |
15 |
邓绍文;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主泵瞬态计算[J];核动力工程;2001年06期 |
16 |
俞炳荣,王永姣;900MW核电机组主泵泵体射线探伤工艺简介[J];核动力工程;2000年05期 |
17 |
黄成铭;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主泵与大亚湾核电站主泵的差异及其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3年S1期 |
18 |
吕群贤;反应堆主泵现场动平衡[J];核动力工程;2002年03期 |
19 |
杨晓天,张新俊,张军辉,吴慧敏,牛志伟,侯生军,蒙峻;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HIRFL-CSR)超高真空系统[J];真空;2000年02期 |
20 |
江泳英,贾静科,肖军,彭喜勤;电液执行机构双泵自动起动电路设计[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