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审计整改推进研究
【摘要】:政府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对受托管理公共资源和使用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及所属各部门的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包括检查、评价并提出报告。政府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综合的、专业的经济监督活动,具有查错纠弊、制度建设等功能。然而,在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审计范围不断扩展的同时,审计查出的问题却未见减少,违纪违规行为亦未得到根本的遏制,出现了审计年年查,同类的问题却年年有的现象,“屡审屡犯”的情况非常严重,既浪费了审计资源,也严重影响了审计权威性,而造成“屡审屡犯”的原因,关键是政府审计整改没有落实到位。
基于这种状况,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从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现状出发,对相关审计整改的主要做法以及实施的情况加以阐述,分析政府审计“整改难”的问题,并借鉴国外不同审计模式下的政府审计整改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制度促整改”的对策,从强化整改后续检查、加大整改结果公开和进行整改责任追究三方面研究推进政府审计整改的策略,以实现政府审计应有效果和审计监督的本质职能。
本文共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搭建本文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政府审计整改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我国政府审计整改工作的现状,介绍了政府审计整改的制度及实施情况,剖析政府审计“整改难”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第四章为国外政府审计整改经验借鉴,介绍和分析了国外不同审计模式下的政府审计整改的做法,总结借鉴其成功经验;第五章为推进我国政府审计整改落实的对策,围绕强化整改后续检查、加大整改结果公开和进行整改责任追究这三方面详细展开论述;第六章为结束语,总结本文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源于实践,也要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本文的研究也是如此,既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要解决我国政府审计“整改难”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政府审计整改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审计“整改难”是对我国财经制度的严重挑衅,也是对审计资源的无端浪费,审计整改不应当只是审计机关的责任,各级党和政府都应树立关于审计整改全局观念,各职能部门及时介入、积极配合,随着我国审计的法制化发展,审计整改制度也不断健全与完善,政府审计“整改难”的顽症才能彻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