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轴对称空化器超空泡流数值研究
【摘要】:现代海战中,水下兵器的打击速度在战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水下兵器的最高航速约在50-55节,如何提高水下航行体的航速一直以来都是科研工作者所重视的课题。常规方法如增大发动机推进功率,采用高分子、粘弹性材料减阻等办法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超空化减阻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超空化情形下,水下航行体大部分被空泡包围,仅头部和尾部与水接触,可将阻力降低达90%以上,从而大大提高航速。超空化减阻的关键在于形成合适的超空泡,所以,针对诱发超空化现象发生的空化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别于圆盘、圆锥、半圆头等常规形状空化器,本文对带凹槽或带凸起的圆盘空化器超空泡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圆盘空化器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所形成超空泡的形态特征及空化器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主要分以下两部分进行:
首先研究了不同形状空化器的自然超空泡流,建立了适用于模拟空泡流的精确度较高的数值模型。对0°攻角及带攻角空化器的超空泡流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空泡形态特征、水动力特性,研究了流场分布与空泡形态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空泡形态、升阻力特性及其与空化数之间的关系。
模拟了不同形状空化器的通气超空泡流,分别讨论了忽略重力作用及考虑重力作用情况下的空泡形态特征,给出了不同通气率条件下的空泡形态,并与自然超空泡结果对比。讨论了不同条件下通气空泡的流场分布及泄气模式。
|
|
|
|
1 |
周家胜;易文俊;王中原;宋成俊;;水下射弹的空泡形态特性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
2 |
周景军;于开平;;空化器倾斜角对超空泡流影响的三维数值仿真研究[J];船舶力学;2011年Z1期 |
3 |
熊天红;易文俊;吴军基;刘怡昕;;水下射弹空化器参数对自然超空泡形态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4 |
刘宏;褚学森;王志;;头支撑方式下通气超空泡形态相似与空化器设计研究[J];船舶力学;2009年05期 |
5 |
易文俊;王中原;熊天红;周卫平;钱吉胜;;水下射弹典型空化器的超空泡形态特性分析[J];弹道学报;2008年02期 |
6 |
贾力平;张嘉钟;于开平;王聪;王海斌;;空化器线形与超空泡减阻效果关系研究[J];船舶工程;2006年02期 |
7 |
黄海龙;王聪;黄文虎;赵存宝;周峰;;变攻角圆盘空化器生成自然超空泡数值模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8 |
王海斌,张嘉钟,魏英杰,于开平,贾力平;空泡形态与典型空化器参数关系的研究——小空泡数下的发展空泡形态[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2期 |
9 |
林明东;胡凡;张为华;;超空泡航行体锥形空化器优化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0 |
邓飞,张宇文,陈伟政,袁绪龙,党建军;头形对细长体超空泡生成与外形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1 |
易文俊;张木;陈志华;谭俊杰;;带尾翼高速射弹自然超空泡流特性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2 |
熊天红;易文俊;吴军基;刘怡昕;;水下高速航行体超空泡减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船舶工程;2008年06期 |
13 |
袁绪龙,张宇文,刘乐华,陈伟政,邓飞;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形态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
14 |
邹启明;张西建;;超空泡航行器流体动力仿真[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
15 |
傅慧萍,鲁传敬;空化器设计及超空泡参数控制[J];舰船科学技术;2003年05期 |
16 |
张治勇;杨洪澜;张嘉钟;;楔形体诱导的非定常超空泡计算[J];工程力学;2008年08期 |
17 |
龚博致;张秉坚;;水中自然超空泡机理及减阻效应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18 |
袁绪龙,张宇文,杨武刚;高速超空化航行体典型空化器多相流CFD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01期 |
19 |
郭建红;鲁传敬;陈瑛;潘展程;;基于输运方程类空化模型的通气空泡流数值模拟[J];力学季刊;2009年03期 |
20 |
杨洪澜;张嘉钟;黄文虎;;绕细长体空化器的垂直超空化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