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研究:质量水平、经济后果与改进
【摘要】:
网络财务报告随着网络服务的不断创新而发展,而网络服务则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演进。XBRL是XML技术在财务报告领域的应用,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财务报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对XBRL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XBRL不改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披露规则所制订的各种规范,因此一些学者据此认为XBRL和会计研究领域的关联性不大;另一方面,认为XBRL财务报告与传统的PDF报告相比,只是披露格式的改变而已,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员就可以完成。但是与传统的PDF财务报告相比,XBRL财务报告并不只是披露格式的改变,其间还必须根据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要求对现行披露的信息进行定义,然后再在XML框架下给每个信息建立标记。对信息的定义和标记就构成了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而分类标准的完整性或充分性,决定了XBRL财务报告信息的充分性。因此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理论研究成为XBRL财务报告研究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围绕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目前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水平如何?即现行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能否满足现行会计规则和信息披露规则的要求?是否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一致?(2)XBRL财务报告分类的信息水平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即会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吗? (3)针对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现有信息水平,相关部门如XBRL分类标准制定部门、信息披露管制部门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进行改进?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一对以上三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有:
1.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的理论框架研究
本文在本体论和财务信息元素论理论基础上为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制定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应用本体理论更好地挖掘财务报告领域的深层信息,在分类标准制定过程中,首先确定该分类标准信息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制定合理的分类体系框架,而且分类体系的制定依据了XBRL国际联盟财务报告分类的一般规范和相关的会计准则、制度和信息披露准则。然后对分类体系中的各基本分类模块信息进一步分类,并按生物分类学中的类型排序来抽取信息元素的主题词,并赋予相应的属性词和状态词。该理论的研究也是本文后续研究的基础。
2.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水平评价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1)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中对财务报表及附注要求披露的信息与上交所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中定义的相应信息元素标记匹配,考察二者的差异性。(2)针对财务报表附注项目,将在上交所上市的除金融类的12个行业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报表附注项目与上交所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中定义的相应标记匹配,考察二者的差异性。(3)进一步检验分类标准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元素与会计规则及披露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间还存在一定差异,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间还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与公司流通股比例、公司规模因素正相关。分类标准制定部门和人员可以结合以上公司特征来完善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但当务之急还是应该针对会计及披露规则、公司的共有披露项目对信息元素进行补充和完善。
3.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经济后果研究
XBRL财务报告分类定义的信息水平将会直接决定XBRL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本文是从考察XBRL财务报告披露水平的经济后果来间接考察分类标准的经济后果的。笔者引入信号博弈模型,结合XBRL技术优势推断了XBRL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程度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然后,通过实验室研究进行验证。实验研究的结论支持了笔者的推断:即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元素水平具有经济后果。
4.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改进研究
本文首先从以会计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为发起者或领导者来成立分类标准的制定机构、改进财务报告分类体系结构框架和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各基本分类的信息元素三个方面对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提出改进。然后基于定期和连续报告两种方式,研究了XBRL财务报告鉴证的基本理论。对XBRL财务报告鉴证是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质量的保证,也是改进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外部保障。最后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软件的应用现状、注册会计师对XBRL的认知和态度等方面考察了XBRL财务报告鉴证的限制性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对XBRL还缺乏深入认识,审计软件的应用率较低。
本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的理论框架研究
尽管很多文献对XBRL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文献对XBRL分类标准,尤其是分类标准制定的理论展开研究。目前笔者尚未发现有文献对信息元素抽取的理论基础、具体规则、依据等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将本体论理论应用于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制定中,在该理论下结合财务信息元素论为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弥补了国内外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研究中的理论缺陷。并尝试提出按生物分类学中的类型排序来抽取信息元素的主题词,并赋予相应的属性词和状态词。
2.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信息定义水平的经济后果研究
引入信号博弈模型,结合XBRL技术优势推断XBRL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程度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室研究验证笔者的推断。即验证相对于传统的PDF报告方式,在XBRL报告下,高程度的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更大。由于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水平决定了XBRL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水平,从而间接验证了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信息定义水平的经济后果。与目前大多数XBRL分类标准的描述性研究相比,引入模型分析和实验验证具有相当的创新。
3.对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与会计规则及披露规则的匹配性评价
目前尚无公认和统一的标准来对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进行评价。本文从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的依据角度尝试建立了一套评价方法。并抛开技术因素,从完整性方面对分类标准定义的信息元素水平进行评价。目前有关文献仅针对财务报表项目对分类标准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间匹配性进行了检验,本文进一步完善和扩充研究对象,评价了财务报表及附注项目的信息定义水平。笔者在本问题上的最大创新还在于从分类标准与会计规则及披露规则的匹配性角度尝试评价了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从而为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4.对目前中国XBRL财务报告鉴证限制条件的研究
XBRL财务报告鉴证是改进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外部保障。对XBRL财务报告鉴证又必须有相关审计软件的支持和熟悉XBRL知识的审计人员。本文在国内首次就我国注册会计师对XBRL的认知和其所在会计事务所审计软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从而为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改进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