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问题研究

胡新华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问题,并对量子金融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果有: 第一,通过引进一个几何类型的衰减函数来表示交易对手之间违约强度的相关性,并分别讨论了对手间互相竞争和互相合作的情形。通过测度变换,解决了环形违约的问题,得到了两公司违约时间的联合分布及各自的边际分布,并给出了这种模型下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的定价公式,从而推广了Jarrow Yu模型的结果。 第二,在几何衰减的违约相关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期权的定价问题,并得到了解析的定价公式。首先在违约过程与利率独立的条件下,假设信用保护的买方不违约,得到了CDS的公平价格,并给出了CDS价格的一个上界。然后放松了上述的假设,不仅违约过程与利率相关,而且CDS交易双方和参照资产之间都存在违约相关,利用测度变换的方法得到了CDS定价公式。同时讨论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期权(脆弱期权)的定价问题。假设期权的标的资产服从跳扩散过程,期权出具人有违约风险,得到了脆弱期权的定价公式,从而推广了Merton[46]的结果。随后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交易对手风险对期权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还得到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信用违约期权的定价公式。 第三,研究了信用衍生品的交易结构和定价机制。在双指数跳扩散模型的框架内着重研究了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系票据(CLN)、总收益互换(TRS)的定价问题,利用Gaver-Stehfest算法计算累积违约概率,给出了CDS的定价公式和数值解。另外,假设信用价差满足带跳的指数O-U过程,得到了信用价差期权(CSO)的定价公式。进而假设参照资产的违约相关性体现在资产价值具有相同的跳跃风险和共同的宏观因子影响。先利用Gaver-Stehfest算法计算出每个参照资产的累积违约概率,然后通过Andersen et al.[48]迭代的方法计算出CDO的各档(tranches)证券的价格。 第四,初步研究了广义量子熵和量子二项式金融市场债券定价问题。给出了广义量子熵的定义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得到了二项式量子金融市场公司债券定价公式。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衍生品定价问题,建立了更合理的几何衰减模型,结合强度方法(Intensity-based approach)得到了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和信用衍生品定价公式;用跳扩散模型模拟公司的价值运动规律,利用结构方法(Structural approach)为信用衍生品定价,并运用Gaver-Stehfest算法进行数值计算,为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价格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量子金融市场,利用量子方法为公司债券定价。通过上述对衍生工具的风险转移和定价机制的定量分析,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志锋;;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0年04期
2 让-克劳德·特里谢;李文浩;张林;;中央银行应注重对信用衍生产品的监测[J];中国金融;2007年13期
3 刘向华;;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4期
4 赵乙萤;;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信贷业务选择及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年02期
5 任学敏;;公司持有其它公司股权时的违约传染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龙毅;王向楠;;信用衍生产品与美国次贷危机[J];北方经济;2008年19期
7 尹志锋;;发展中国信用衍生产品,推动金融体系功能升级[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年12期
8 蒋伟东!江苏徐州;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1997年02期
9 邓伟利;;借鉴日本,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J];上海经济;1998年02期
10 马季华 ,安义宽;企业债券:怎样出手才能“赢”[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02期
11 李奇志;;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化解信用风险的探讨[J];辽宁经济;2006年05期
12 李芸;许晓青;梁元;;美国信用衍生市场发展的经验借鉴[J];金融经济;2008年06期
13 刘红;陈丽伟;;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乡镇;2009年10期
14 ;关于不予核准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的决定[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08期
15 徐杨;;次贷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种信用衍生产品[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16 任壮,李艳;浅析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其会计处理[J];上海会计;2000年06期
17 秦默,欧阳玉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杠杆效应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8 叶宗伟,王卫梅;对我国公司债券滞后发展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6期
19 臧健;信用衍生产品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20 谢清河;;信用衍生产品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投资研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坚;;中国的债券资本市场[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几个热点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郭斌;;公司债券市场与金融稳定[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张广辉;周海燕;;浅谈企业筹资创新[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孟繁军;高丽君;司马则茜;李建平;;考虑保险缓释条件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涌涛;;债券代理人及债券持有人会议机制和协议框架[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冯兴俊;;巨灾保险证券化的法理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文杰;;论信托公示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兼评我国《信托法》第10条之规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陈红;郭志明;;影响我国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华;含交易对手风险的公司债券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董迎辉;跳扩散模型在寿险合同与信用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3 胡祖辉;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模型及数值实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虎;公司债券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赵欣颜;信用衍生产品机理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许光磊;国际信用衍生产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金正茂;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韩琳;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表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克;中国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刘小清;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倩;结构化模型下公司债券及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楠;中国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谢精斌;基于跳扩散模型的商品房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重阳;跳扩散模型下的企业投融资决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曦;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桂香;我国公司债券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姜平;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韦铸娥;两类跳扩散模型的双币种期权定价及其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莹;我国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李全军;基于跳扩散模型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风险与收益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单憬岗;海南控股获准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N];海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闫立良;江苏如东首只12亿公司债券正式发行[N];证券日报;2011年
3 李玲;首旅集团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记者 刘建民 叶文娟;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40亿元公司债券顺利完成发行[N];青海日报;2011年
5 周晓刚 宁彬;中国石化将发行35亿元公司债券[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记者 刘建奇;加快发展公司债券[N];中国证券报;2002年
7 福建省尤溪县工商局 林兴棉;如何区分公司债券与公司股份[N];中国工商报;2011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国刚;发展公司债券需解决三个问题[N];证券日报;2003年
9 何丽芬;让公司债券成为资本市场另一车轮[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发展公司债市场应明确政策导向[N];中国证券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