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可旋转的频率选择表面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摘要】:
频率选择表面(FSS)是二维周期性阵列结构,通常由大量无源的导体贴片单元(带阻型)或导体屏周期性开孔单元(带通型)组成。其特性是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可以设计成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FSS广泛地应用于大部分电磁波段,在微波范围FSS被用于天线系统、滤波器、金属雷达罩、双工器等。
由于FSS的直接设计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对其特定结构的分析格外重要,FSS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如有限元(FEM),时域有限差分(FDTD),矩量法(MoM)等,本文采用基于Roof-top基函数的矩量法分析单元可旋转的周期性频率选择结构的散射特性,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单元旋转后矩量法的计算公式,再用矩量法对贴片上电流分布进行数值计算,然后计算出反射系数,计算出的部分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符合的很好,并且通过计算研究贴片单元旋转对周期性频率选择结构频率选择特性的影响。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相比,本文提出的新型频率选择结构具有易于调节频率选择特性的优点。
|
|
|
|
1 |
沈忠祥,华荣喜;无限大金属平板上开有二维周期性孔阵的散射特性分析[J];航空学报;1992年11期 |
2 |
宫玉松;杜彪;许安民;;十字形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的传输系数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
3 |
杨卓;薛正辉;李伟明;;平面波展开结合矩量法分析频率选择表面[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
4 |
杜庆荣;董金明;;频率选择表面电磁仿真[J];电子测量技术;2004年05期 |
5 |
强海霞;蒋立勇;李相银;;一种旋绕型频率选择表面的传输特性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09年01期 |
6 |
樊振宏;陈明;汪书娜;陈如山;杜彪;梁赞明;;有限周期频率选择面的电磁特性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
7 |
杨卓;薛正辉;李伟明;吕昕;;多层复合结构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与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1期 |
8 |
侯新宇,万伟,佟明安,龚诚;介质损耗对频率选择表面传输特性的影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0年05期 |
9 |
万顺生,卫民;毫米波/红外频率选择表面的双工性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0年05期 |
10 |
祝明,王焕青,王之栎,宗光华;复杂频率选择表面机器人数字化加工系统关键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01期 |
11 |
李小秋;冯晓国;高劲松;;双屏频率选择表面传输特性的研究[J];微波学报;2009年05期 |
12 |
王焕青;吕明云;蒙志君;武哲;;缝隙宽度对频率选择表面透波特性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
13 |
王焕青,吕明云,武哲;介质加载对频率选择表面传输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李小秋;高劲松;冯晓国;;一种新型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J];微波学报;2008年01期 |
15 |
陈军文,黄培康,林桂森;变形加载单元阵列的传输特性[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0年03期 |
16 |
高劲松;王珊珊;冯晓国;徐念喜;赵晶丽;陈红;;二阶Y环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
17 |
武振波,武哲,卢新来;用改进基函数分析缝隙阵频率选择表面电磁特性[J];微波学报;2004年03期 |
18 |
邓书辉,阮颖铮;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RCS的理论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19 |
武哲,武振波;双层FSS结构电性能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03期 |
20 |
何斌;丛玉良;;装配误差衰减双屏“十”字环FSS传输特性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