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洪玲,王新灵,赵喜安,唐小真;多检测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超支化聚氨酯表征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2 |
李国文,刘玺玉,吴立新,沈家骢,梁映秋;单链2,7-取代萘刚性生色基双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稀溶液中的自组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8期 |
3 |
赵辉,罗运军,张文栓,李国平;超支化聚(胺-酯)对PVC力学及流变性能影响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7期 |
4 |
贺庆国,林童,白凤莲;线性及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科学通报;2000年22期 |
5 |
王传忠,梁璋仪,黄建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正离子与芳环π电子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2002年07期 |
6 |
陈文君,翟利民,李干佐,孟祥光,曾宪诚;囊泡的自发形成——两类表面活性剂复配[J];科学通报;2003年06期 |
7 |
黎淳昭,张炜程,魏柳荷,杜福胜,李子臣,李福绵;规整链球型含C_(60)聚(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自组装[J];高分子学报;2002年01期 |
8 |
彭权刚
,白凤莲;水溶性超支化聚对苯撑乙烯的合成及与硫化镉粒子的复合[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3年05期 |
9 |
冯宗财,吴文杰;偏苯三酸酐-环氧丙烷丁基醚合成超支化碱溶性聚酯[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4年06期 |
10 |
赵辉,韩迎娜,王果;羟端基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与表征[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1 |
黄卫华,张丽瑶,程伟,庞代文,王宗礼,程介克;纳米电极时空分辨监测单个PC12细胞多巴胺量子释放[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3期 |
12 |
贺庆国
,白凤莲;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功能化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3年05期 |
13 |
张天翔,周蕊,尉志武;表面活性物质形成的某些特殊有序结构[J];化学世界;2003年07期 |
14 |
彭汉,董宇平,贾德民,唐本忠;易加工、热稳定和高效发光的超支化聚苯的合成[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
15 |
刘景林,朱国里,刘沛妍,褚莹,吴子生;全氟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囊泡的形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6 |
曹胜光,翁家宝,林雪芳;一种超支化分子液晶性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2年05期 |
17 |
卓仁禧,丁雄军,傅功成,李威;包核为H_2O_2的超声造影剂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6期 |
18 |
巩育军,朱瑶,赵国玺;DTAB-月桂酸钠体系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11期 |
19 |
杨艳红,郝永梅,赵凤林,李娜,李克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包封药物头孢唑啉钠的研究[J];化学通报;2002年07期 |
20 |
白光月,王玉洁,王金本,杨冠英,韩布兴,闫海科;微量滴定热量计的建立和混合表面活性剂囊泡形成的研究[J];中国科学B辑;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