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膨胀阀选型方法研究及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摘要】:
从2010年开始,只有采用环保制冷剂和达到更高的能耗标准的空调才能在美国本土销售。因此北美空调公司都在进行环保制冷剂替代及机组效率提高工作,力争在2010年前全面推向市场。而R410a作为新一代环保高效工质,被应用于特灵单元式空调机新产品中。这些在北美销售的R410a单元式空调设计运行工况宽,负荷变化大。尽管热力膨胀阀只能在一个较窄的工况和负荷范围下才能实现调节过热度的功能,但综合价格性能等各方面因素,这些空调都要求用热力膨胀阀作流量控制元件。本文就是在解决系统设计过程中热力膨胀阀选型、应用及对可靠性影响问题上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热力膨胀阀控制过热度的功能,防止振荡现象的发生,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通过对传统的热力膨胀阀选型方法的理论分析,指出对于运行范围较宽的空调机组,此方法选出的热力膨胀阀未能在较多工况点充分发挥其控制过热度的作用。然后在考虑热力膨胀阀的振荡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选型方法,即热力膨胀阀最小负荷比只需大于等于30%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根据该选型方法选出的热力膨胀阀能够在更多工况点控制空调系统的过热度,且避免了振荡现象的发生。
由于R410a热力膨胀阀研发的滞后,最小的热力膨胀阀都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使得系统在某些工况因负荷比低而产生振荡现象。提出用热力膨胀阀加节流孔来增加膨胀阀负荷比的方法,来避免振荡的产生。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很好的解决系统振荡的问题。
考察热力膨胀阀在工况范围内实际发挥的作用,当负荷比≥120%(大约)时,膨胀阀完全打开,相当于一个节流孔,不再能控制过热度。用仿真软件T-Rex及MiniTab计算和预测膨胀阀完全打开后系统的关键参数,如吸气压力,排气压力,排气温度,过热度,过冷度。分析这些关键参数的变化趋势,评价它们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
|
|
1 |
李建坤;;热力膨胀阀性能的测定及检验[J];制冷;1991年04期 |
2 |
谈磊,陆震,范林;风冷式热泵机组应用中电子膨胀阀与热力膨胀阀的比较[J];制冷技术;2001年04期 |
3 |
刘建;;空调器热力膨胀阀有什么作用[J];家电检修技术;2009年19期 |
4 |
余有水;;热力膨胀阀原理及选用[J];制冷技术;1986年01期 |
5 |
M.Schlecht;;自动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的使用[J];制冷学报;1988年01期 |
6 |
江锋;;上海恒温控制器厂引进热力膨胀阀产品通过批量生产鉴定验收[J];制冷技术;1991年01期 |
7 |
许加榜;热力膨胀阀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J];航海技术;1996年02期 |
8 |
黄新明;刘义军;;热力膨胀阀的正确使用与故障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年07期 |
9 |
本刊编辑部;;浙江新昌南明机械厂QKF型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通过鉴定[J];汽车与配件;1987年11期 |
10 |
王艮;;书讯[J];制冷;1991年01期 |
11 |
王秀松;在制冷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小问题[J];冷藏技术;1994年03期 |
12 |
吴晓阳;;船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故障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5期 |
13 |
叶奇昉;陈江平;;热力膨胀阀流动噪声试验研究[J];低温工程;2010年01期 |
14 |
潘秋生;;新型热力膨胀阀研制成功[J];冷藏技术;1984年02期 |
15 |
;上海恒温控制器厂TRFE系列热力膨胀阀通过鉴定[J];制冷技术;1989年02期 |
16 |
谷波,景步云,黎远光;板式蒸发器与热力膨胀阀的匹配分析[J];制冷学报;2003年01期 |
17 |
崔勇,孙宗鑫,陈蕴光,徐正本,袁秀玲,冯军,金德毅;热力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对分液性能影响的比较[J];制冷;2003年02期 |
18 |
张良俊;吴静怡;王如竹;陈钢;;热力膨胀阀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中稳定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1期 |
19 |
;新昌南明机械厂产品介绍[J];制冷技术;1990年02期 |
20 |
;1992年第五届《全国制冷系统配件知识大赛》试题[J];制冷技术;199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