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电机控制AMT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在特定细分汽车市场上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
本文针对AMT选换挡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基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液压式、电机附着式AMT系统,提出通过电机加拉索操纵的“远程换档AMT”概念。基于该新型AMT实现方式,开展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探究该路线的技术可行性,寻找该方案中控制技术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文针对“远程换档AMT”技术方案,完成了如下主要研究工作:
1)分析、比较各种不同AMT系统设计和要求,制定远程换档AMT系统技术方案;
2)基于换档操纵机构力学特性搭建AMT系统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
3)针对拉索操纵机构响应慢的固有问题,分析比较两种算法:PID控制算法和Bang-Bang最优时间控制算法,完善操纵机构闭环控制;
4)最终在原型车上实现系统方案的设计,并且进行了匹配标定测试,在分析比较数据的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对远程换档AMT系统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验证,所取得的结论对于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2)将Bang-Bang最优时间控制算法成功应用于拉索操纵机构位置闭环控制,取代PID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
|
|
|
1 |
姜博;何仁;;商用汽车AMT气推液式选换挡机构设计与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
2 |
薛云飞;;自主创新的AMT变速器[J];现代零部件;2008年09期 |
3 |
黎洪珀;奔驰S-CLASS不能换挡[J];汽车维修技师;2005年09期 |
4 |
高少华;陈宁;;AMT变速箱的设计[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5 |
杨小辉;徐颖强;李世杰;;载重汽车AMT气压换挡执行机构设计与动态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0年03期 |
6 |
刘岩,丁玉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J];重型汽车;2001年01期 |
7 |
金昊龙;杜志岐;王颖楠;;AMT外围电控装置故障检测的分析[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0年01期 |
8 |
阴晓峰,谭晶星,雷雨龙,葛安林,牛铭奎;软件容错技术在AMT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汽车工程;2004年01期 |
9 |
牛铭奎,程秀生,葛安林,徐彩琪,何君正,章骏杰;AMT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压力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2期 |
10 |
马玉林;先进制造环境下的集成质量保证系统[J];机械与电子;1998年05期 |
11 |
陈志刚,翟涌,陈慧岩;AMT油门伺服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2期 |
12 |
任玉平,葛安林;全电式AMT选换挡系统模糊控制方法[J];汽车技术;2004年08期 |
13 |
刘振军,秦大同,胡建军;重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及发展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14 |
赵虎;孔慧芳;;AMT车辆电-电式离合器设计[J];仪表技术;2009年08期 |
15 |
衣超;崔晓颖;;AMT液压辅件蓄能器的仿真设计[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0年03期 |
16 |
史玉山;;解决变速器掉档问题的方法[J];汽车技术;1989年11期 |
17 |
向铁根,文百开;液-液掺杂钨粉的工艺研究[J];硬质合金;1996年04期 |
18 |
罗松保,杨襄壁,吴万荣;一种新型多挡液压凿岩机[J];工程机械;1999年03期 |
19 |
席军强,丁华荣,陈慧岩;ASCS与AMT的历史、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汽车工程;2002年02期 |
20 |
曹亚斌;郑四发;段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AMT故障在线自诊断[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