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水溶性成分溶出在线检测及动力学研究
【摘要】:丹参为传统的常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清热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实现丹参水提的在线检测可更好控制丹参水提液的质量,从而满足中医临床用药的要求。
本研究使用OceanOptics公司推出的HR2000紫外光纤光谱仪,在线检测干燥的丹参根颗粒水提时水溶性成分溶出状况。光谱仪直接用于丹参酚酸溶出检测时,适用固液比为2g:250ml。本文分析了水提温度,丹参颗粒度及浸泡对丹参根中水溶性成分溶出速率的影响。水提温度为30℃、50℃、70℃、90℃,颗粒度分为2mm-5mm,0.7mm-2mm和0.3mm-0.7mm三个等级。随着水提温度升高,颗粒度的减小,水溶性成分溶出速率显著增大。颗粒度变化对溶出速率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变化对其的影响。浸泡对丹参水溶性成分溶出速率影响较小。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提取过程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与动力学方程吻合较好,且不同提取条件对溶出速率常数的影响证明了丹参酚酸在丹参颗粒中的内扩散是提取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当颗粒度为2-5mm,水提温度范围:30℃-90℃,丹参酚酸溶出活化能为24.1kJ.mol-1。最后,结合仪器的特征讨论了将其引用到丹参酚酸提取的实际过程,应用前景广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84.1
|
|
|
|
1 |
李朝霞,王地;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4年03期 |
2 |
娄子洋;张海;李翔;朱臻宇;赵亮;张国庆;柴逸峰;;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3 |
邵利民,唐兵,邵学广,赵贵文,刘善堂;小波变换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噪声滤除[J];分析化学;1997年01期 |
4 |
程翼宇,陈闽军,方慧生;一类用于多元光度分析的小波基主成分回归法[J];分析化学;1999年02期 |
5 |
陈莉莉,金继红,王洪梅;小波变换-主成分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三组分[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6 |
王立世,杨晓云,席绍峰,莫金垣;毛细管电泳信号的小波平滑与去噪[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3期 |
7 |
贺帆;吴婵娟;高崇凯;;丹酚酸提取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8 |
萧效良,甘海涛,戚东林;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J];化工进展;2001年05期 |
9 |
侯敢,黄迪南,祝其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0 |
张国文,倪永年;主成分回归-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食用香料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年08期 |
|
|
|
|
|
1 |
赵小亮;雷浩东;张继;;丹参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2 |
富志军,林以宁,亢俊伟;浓缩、精制及干燥对复方丹参提取液中水溶性成分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3 |
关丹;高建梅;王何;付绍平;金凤燮;鱼红闪;;丹参中水溶性成分提取新方法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4 |
陈月蛾;;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丹参药材中丹参酚酸B成分[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5 |
曾里,连春霞,夏之宁;超声提取虎杖白藜芦醇及其液质联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6 |
朱仲良,赵国华,李通化,褚建新;pH滴定-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酚类同系物[J];分析化学;1996年01期 |
7 |
潘忠孝,邵学广,仲红波,刘卫,王洪,张懋森;小波变换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基线校正[J];分析化学;1996年02期 |
8 |
卢小泉,莫金垣;分析化学计量学中的新方法─—小波分析[J];分析化学;1996年09期 |
9 |
司圣柱,王丽平,王洪,潘忠孝,张懋森;主成分回归及目标因子分析法用于紫外分光光度同时测定氨基酸的比较[J];分析化学;1996年09期 |
10 |
郭明全,宋凤瑞,陈貌连,刘志强,刘淑莹;超声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叶中总皂苷含量[J];分析化学;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