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连超细粉碎技术研究
【摘要】:中药的超细化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药物释放率,有利于保留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减小用药量、改善中药口感和改变服用方式。
本文实验选用超细振动粉碎机,以植物类中药黄连为研究对象,结合粉体工程学和药物化学,研究了黄连振动粉碎时最佳填充率,以及不同粉碎时间和入磨粒度对超细粉碎过程的影响,确立了超细粉碎工艺流程,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激光测粒仪和电子显微镜对超细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综合药物化学和红外光普分析法对黄连超细粉体和普通粉体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特性研究和分析比较;最后对比分析了传统黄连饮片煎煮法与超细粉体浸泡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461
|
|
|
|
1 |
蔡光先,杨永华,张水寒;微粉化对人参类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6期 |
2 |
张国旺;破碎粉磨设备的现状及发展[J];粉体技术;1998年03期 |
3 |
盛勇,刘彩兵,涂铭旌;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生产现代化中的应用优势及展望[J];中国粉体技术;2003年03期 |
4 |
陈宇红;;高频振动磨超细粉碎黄芪试验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8年01期 |
5 |
王劲;郭天德;;分级技术在中药超细粉体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08年01期 |
6 |
徐瑛,刘根凡,余永富,舒朝晖;超细粉碎技术在现代中药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3年06期 |
7 |
杨祥良,徐辉碧,吴继洲,谢长生;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12期 |
8 |
丁安伟;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4年10期 |
9 |
吴东印,冯安生,卫敏,张艳娇,刘广学;超细粉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4年06期 |
10 |
王树林;振动磨机内部动力学的研究[J];矿山机械;1994年05期 |
|
|
|
|
|
1 |
崔政伟,王有伦,陆振曦;新型巧克力精磨机的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6年04期 |
2 |
徐梓辉,周世文,黄林清;薏苡仁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3 |
黄一帆,李富文,马玉芳;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4 |
黄一帆;马玉芳;李富文;黄小红;姚金水;俞道进;;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5 |
盖国胜,徐政;超细粉碎过程中物料的理化特性变化及应用[J];粉体技术;1997年02期 |
6 |
朱世斌,王玉琪;药物加工过程中的粉体问题[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S1期 |
7 |
陈玲,胡飞,李晓玺;马铃薯淀粉的球磨破碎方式和微细化效果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S1期 |
8 |
张兰英,王法平,王曦,郝震峰,杜晓敏;原生药材微粉化制剂对药效作用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1期 |
9 |
钱海燕,叶旭初,张少明;扁平式气流磨制备超细粉料的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3期 |
10 |
马文有,田秋,曹茂盛,高正娟,陈玉金,朱静;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研究进展——分散方法与机理(1)[J];中国粉体技术;2002年03期 |
|
|
|
|
|
1 |
徐政;盖国胜;卢寿慈;;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进展[A];第四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