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硅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机理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合成等,深入地研究了有机硅油的乳液聚合工艺,并为达到改性的目的,在D4开环的基础上,成功引入-NH2、环氧基、哌嗪基,将改性的硅油乳液用于涤纶布的整理。
在乳液聚合中,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5,5'-二壬基-2,2'-(1,4-亚丁双氧基)双苯磺酸(9BA-4-9BA))为乳化剂(兼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乳液。并考察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对乳液体系的粒径、D4的转化率、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体滴加法,在85℃高温聚合8h,然后25℃低温聚合12h,乳化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1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为微透明,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能的乳液,D4转化率较高,而且乳液经破乳后得到的聚硅氧烷(PDM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2.38×105g/mol。
为了使有机硅乳液有更多的应用性能,我们采用了三种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N-p-(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与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029))来制备改性有机硅乳液。研究发现:随着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大,粒径越来越大,单体D4的转化率逐渐下降,用量在3%时,转化率达到平衡,变化不大。
在三种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有机硅油乳液用于涤纶织物的整理后,测试了涤纶织物的白度、亲水性和柔软性。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KH-560用量的增加,涤纶织物白度值逐渐下降,亲水性逐渐上升,手感也有所提高。随着硅烷偶联剂KH-602用量增加,涤纶织物的白度值下降很快,白度值变化较大,亲水性下降,逐渐增加疏水性;手感提高明显。同样,随着硅烷偶联剂KH-029用量的增加,涤纶织物的白度值下降,亲水性下降,手感提高但不及偶联剂KH-602改性的硅油乳液。
|
|
|
|
1 |
张超灿,李曦,庞金兴,吴力立;有机硅-丙烯酸甲酯的乳液聚合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2 |
王秀崗,葛增蓓,胡亞東;膨胀计测定乳液聚合反应速度的简便方法[J];高分子学报;1958年03期 |
3 |
刘清侠,单忠健;阳离子有机硅乳液的合成及其对细粒煤的絮凝脱水作用[J];选煤技术;1991年02期 |
4 |
贾红兵;于在璋;李伯耿;潘祖仁;;高阻隔材料——偏氯乙烯共聚胶乳[J];高分子通报;1991年03期 |
5 |
许湧深,曹同玉,龙复,韩伟平;丙烯酸乙酯的半连续乳液聚合[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1期 |
6 |
刘庆普;刘红梅;;转移型丙烯酸酯水乳液压敏胶的研制[J];精细石油化工;1992年04期 |
7 |
王文俊,李伯耿,于在璋,潘祖仁;半连续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J];高分子通报;1996年01期 |
8 |
张涑戎,叶功华,李兵;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J];印染助剂;2000年01期 |
9 |
吴道新,胡飞;复合乳化体系对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聚合的影响[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0 |
柯跃虎,文秀芳,杨卓如;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研究[J];涂料工业;2004年05期 |
11 |
李小瑞,辛华;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纸张防水防油剂的制备及应用[J];湖南造纸;2005年02期 |
12 |
李小瑞,辛华;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防水防油剂的研究[J];上海造纸;2005年03期 |
13 |
张辉,沈慧芳,张心亚,黄洪,陈焕钦;影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J];化工学报;2005年09期 |
14 |
梁克中,牟维君,黄美英;聚氨酯粘合剂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年09期 |
15 |
姜华;;ABS树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皮革化工;2005年06期 |
16 |
范艳苹;贺江平;陆少锋;张旭东;李杰;;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染整技术;2006年02期 |
17 |
白宝喜;董薇;;苯丙系列阳离子无皂乳液的制备[J];化学工程师;2006年02期 |
18 |
苏杰龙;吴国忠;曾虹燕;;辐射乳液聚合制备含氟整理剂[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6年02期 |
19 |
王娟;郑展望;徐甦;;一种可自交联有机硅乳液的制备[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年04期 |
20 |
倪克钒;单国荣;翁志学;;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的水解-缩合反应速率常数[J];化工学报;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