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Web服务发现架构研究
【摘要】:Web服务改变了传统的Web应用方式,使Web正在从一个信息存储者和提供者变成服务提供者。通过标准的接口、完善的服务描述,以最佳方式帮助Web用户完成特定目标。Web服务的两个关键技术是Web服务的描述和发现。前者提供了标准性和简单性,使Web服务能互操作;Web服务发现则使服务使用者找到合适的功能,并使Web服务的自动组合成为可能。
目前主流的Web服务技术,如WSDL/UDDI仅提供服务的基本描述和基于框架的发现机制,显然不能满足Web服务自动发现和组合的要求。而Web服务的特性-提供功能-启发我们以机器可读的结构化形式描述Web服务的语义。将Web服务的发现问题转换为基于语义的推理过程,从而可以利用知识管理领域的成果,有效的发现Web服务。OWL-S就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对Web服务进行语义描述的面向Web服务的本体论语言。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直接支持Web服务发现、执行和组合过程的自动化。
而要实现这种方式,两个关键步骤是Web服务的抽象语义描述和语义Web服务发现架构设计。本论文就是从这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阐述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从而为实现Web服务发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打下了基础。
首先,本论文从Web服务的功能角度出发,较全面的介绍了Web服务以及发现机制,然后通过研究Web服务的语义描述和语义Web、语义Web语言OWL/OWL-S,进一步讨论基于语义Web实
|
|
|
|
1 |
蔡国森;数据语义冲突的解决方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2 |
许峰;满振梅;王志坚;;数据集成领域中的模式匹配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06期 |
3 |
王忠群,谢晓东;基于本体的异构软件集成技术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4 |
马新建;夏士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模式匹配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07期 |
5 |
聂志强;;语义冲突及冲突处理模型的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
6 |
吕艳辉;王红霞;;基于OWL本体的关系数据库语义映射方法的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7 |
赵宁;吕鹏;;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集成中的查询转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
8 |
闫中敏;李庆忠;曹鲁慧;孔兰菊;董永权;丁艳辉;;Web查询接口集成中基于本体的模式匹配方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3期 |
9 |
杨典华;邓磊;袁德阳;尹川;;一种基于本体的多源遥感数据集成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8期 |
10 |
喻洁;夏安邦;;基于本体的电力多数据源信息集成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6期 |
11 |
王震;袁兆山;;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冲突消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2 |
高珊;王文俊;杜磊;张贤坤;;传染病应急案例共享本体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0年11期 |
13 |
方丽英;王普;闫健卓;朱青;;基于规则的自动语义转换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年S1期 |
14 |
赵智芳;刘宇红;;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的认知诠释[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
15 |
宋宝燕,张斌,石祥滨,郑怀远;CIMS信息集成平台中的OO视图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9年02期 |
16 |
方丽英;闫健卓;王普;刘宇辉;;面向数据集成的基于规则的自动语义转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7 |
王国仁;于戈;张斌;郑怀远;;面向对象的多数据库系统中语义冲突分类框架[J];计算机科学;1998年02期 |
18 |
张斌,王国仁,郑怀远;面向对象的多数据库系统中冲突的分类及解决策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7年S1期 |
19 |
黄裕霞,柯正谊,何建邦,田国良;基于元数据调解器的GIS语义互操作[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年08期 |
20 |
谢储晖,郭达志;基于语义Web的空间信息共享服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