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雾化过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摘要】:
静电雾化技术,作为电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静电雾化是电流体作用力克服液体表面张力,导致液体破碎成细小雾滴的过程。相对于其他雾化技术,静电雾化技术具有很多优越的特性。由于雾化后液滴带有大量的同种电荷,库仑斥力阻止了液滴的团聚,使其更容易穿透其周围的气体介质;同时带电液滴的轨迹在理论上是由电场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场,来控制液滴的轨迹。而静电雾化最具吸引力的特点是参数调节方便,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尺度的、单分散液滴。
随着社会的发展,液体高压静电雾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节省原料、提高液体利用率、减少污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被广泛用在工业、农业和航天等领域。不同的雾化条件产生不同的雾化模式,得到稳定的均匀液滴是该技术的关键和难点,然而,由于影响液滴流均匀性的因素众多,只有当各喷射参数匹配合适时,才能得到均匀液滴。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均匀液滴喷射过程的流场的计算模型,通过参数的合理匹配,模拟得出了圆锥-射流模式下的均匀液滴流,为静电雾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在深入了解液体静电雾化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静电雾化电流体力学理论,得到了雾化流量、电压、电流、粒径等参数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稳定的圆锥-射流过程的流场和速度场的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静电雾化雾场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运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得到了空间电场、空气流场和雾场的特性,分析了静电雾化雾场中的各种作用相互耦合的机理,以及雾滴的溶剂挥发。改变静电雾化的条件和前驱液,可以得到不同的雾化结果,并得出雾化模式的区域分布图。最后对静电雾化系统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采用分区域划分网格技术,对雾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利用DPM模型来模拟空气场中的雾滴,通过自行编制的电场力程序,用UDS加入电的方程,然后利用UDF加入电场对动量方程的影响。
本文的模拟结果为静电雾化过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奠定了理论基础。
|
|
|
|
1 |
张军;闻建龙;王军锋;罗惕乾;;不同雾化模式下静电雾化的雾滴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刘玉洲;高雄;王安亭;张兴华;;农药静电喷雾及雾滴沉降分布研究方法和评析[J];农机化研究;2011年04期 |
3 |
吴亚垒;祁力钧;张亚;程浈浈;程一帆;杨知伦;;雾滴图像粘连特征改进判断及分离计数方法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S1期 |
4 |
董云哲;李君兴;吴光华;杨文挺;史云天;;植保无人机旋翼对雾滴沉积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
5 |
王小川;贺国;郭朝有;;水雾雾滴初始位置对喷雾冷却性能的影响[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
6 |
钟玲;邱高辉;宋建辉;史建苗;许斐斐;朱芹芹;廉清洪;李小凤;臧传松;曹咏辉;;水稻纹枯病飞防作业雾滴沉降效应与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年08期 |
7 |
茹煜;朱传银;包瑞;;风洞条件下雾滴飘移模型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10期 |
8 |
祁志军;;能否有效减少雾滴漂移[J];世界农药;2008年02期 |
9 |
邱白晶,史春建,吴春笃,刘保玲,汤伯敏;植保机械雾化场雾滴特征分析与二维重建[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
10 |
刘秀娟,周宏平,郑加强;农药雾滴飘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
11 |
史岩,傅泽田,祁力钧,李芝银;垂直小目标雾滴分布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4期 |
12 |
贺文智,孟庆;雾滴空间分布的实验研究──雾滴空间分布的机理[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3 |
陈福良,尚鹤言;雾滴大小和喷雾效果[J];植物保护;1994年03期 |
14 |
冼福生,朱和平,高良润,周浩生;带电雾滴速度场理论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2年02期 |
15 |
高良润;喷雾雾滴大小的控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7年03期 |
16 |
高良润
,章恒祥;雾滴计数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7年03期 |
17 |
屠予钦;林志明;张金玉;;水稻田农药使用技术研究 Ⅰ.雾滴在稻叶上的沉积特性—叶尖优势[J];植物保护学报;1984年03期 |
18 |
赵东,张晓辉,蔡冬梅,郭清南;梯度风对雾滴穿透性影响的研究及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