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参与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主要还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机械地操练。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拥有过多的话语权,挤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机会。因此,有必要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策略。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先对国内外有关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文献进行梳理,然后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善于倾听,并且对学习任务、学习方式选择的自主性提高了,但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理解和主动参加课堂活动方面还有待提高;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认知策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但学习无目标、无计划,自我评价能力差;学生能够获得乐趣感和成功感,但有高焦虑的倾向,自我效能感不强;除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之外,学生的性格、学习动机、教师的个人特质、教师期望、教学风格、教学态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参与的自主性,其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纠错,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加强英语学习策略指导等教学建议,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使本研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