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
【摘要】:担忧,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非常常见的心理过程,但国内关于它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在对担忧已有的理论阐述和模型建构的整理分析基础上,考察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的担忧特征以及他们在和担忧相关的认知加工上的差异。同时,也考察了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担忧水平及认知评价。研究内容包括中学生一般担忧倾向的测查,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检验,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的注意偏向和重要性评价倾向以及在竞争和合作情境下的中学生状态担忧和认知评价研究。共分四部分:
1、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10名初中生进行一般担忧倾向的测查,按照量表得分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头尾各25%的被试,分为一般担忧倾向高分组和低分组,进入之后各项有关担忧的研究。
2、借助担忧诱发技术,检验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结果发现,一般情境下,一般担忧倾向高分组中学生相比低分组中学生更易受到消极想法侵入的影响。担忧诱发情境下,不同担忧内容对不同一般担忧倾向中学生受消极想法侵入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不同担忧内容对中学生集中注意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担忧内容可能是造成中学生担忧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3、利用注意偏向研究中的点探测范式,考察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对一般威胁刺激和学业威胁刺激的注意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一般担忧倾向较强中学生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转移困难,他们对威胁刺激所在的区域会做更多的认知加工。中学生的注意偏向表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普遍注意敏感性,而非受到刺激内容的影响。
4、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GNAT测验(The Go/No-Go Association Test),考察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对学业事件的重要性评价倾向。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中学生对学业事件的重要性评价倾向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一学生的重要性评价倾向显著强于高一学生,但与高二学生无差异;而且初二学生的重要性评价倾向显著强于高中生。不同一般担忧倾向的中学生对学业事件的重要性评价倾向不存在差异。
5、设置竞争和合作的场景,探究中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下的状态担忧和他们的认知评价特点。结果发现,男生对情境的控制感高于女生;但在竞争情境下,初一男生对情境的控制感低于初一女生。不同情境类型并未引起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对情境的威胁性感受和控制感的差异,但情境类型引起不同担忧倾向中学生状态担忧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高担忧倾向的中学生在合作情境下的状态担忧水平要高于竞争情境下的状态担忧水平,而低担忧倾向的中学生在两种情境下的状态担忧水平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担忧更易受到刺激内容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高担忧倾向中学生表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转移困难,他们对威胁刺激所在的区域会做更多的认知加工。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学生的担忧特点,丰富了有关中学生担忧过程的认知加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