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
【摘要】:買地券、鎮墓文是東漢中期首先在洛陽、長安地區墓葬中出現的鎮墓文字材料,是早期道教進行驅鬼解謫、符咒治病活動時的遗物,淵源久遠,傳播廣泛。東漢末年“初平之亂”後,買地券、鎮墓文在其發源地消失了,然而卻在南方的吳國、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區延傳不息。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傳承,後世歷代不絕,直到今天在民間仍有使用。
本文探討了買地券、鎮墓文的性質、起源、發展和現狀,分別對所搜集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的買地券、鎮墓文進行釋字、標點、注釋、說明,並對一些疑難問題做了深入考證。全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介紹本篇論文的研究物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並對本文的體例作簡要介紹。
第二部分,綜論。是本篇論文的理論部分,分為四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在“相關概念”一節,對人類鎮墓行為作了一些探討,人們的鎮墓方式經歷了實物到符號、語言到文字的發展過程。就文字鎮墓而言,戰國時期就出現物疏,秦漢出現告地書,東漢中期買地券、鎮墓文出現。買地券是一種特殊格式的鎮墓文。使用鎮墓文的主要目的有兩個:分別死生、厭鎮鬼神。東漢以後的物疏往往含有厭鎮鬼神的文字,也是一種特殊格式的鎮墓文。針對考古實踐中有人把買地券與墓誌銘混淆的情況,這裹還特意對二者進行比較區分。第二節“買地券、鎮墓文的產生和發展”,探討了買地券、鎮墓文的文化淵源在於人們對死人的恐懼,對鬼神作祟帶來各種災難的擔憂,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利用各種喪葬方式來阻止鬼魂返回故居作祟。這種對鬼魂的恐懼到殷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強。在東漢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自號“天帝神師”的新興道教的傳道者採用朱砂書寫驅鬼咒語隨葬在墳墓中,於是鎮墓文產生了。為死者買地的行為也發生在這個時期,買地的目的不是在陰間耕種,而是用於造作陰間宅舍,安死護生。第三,主要論述了研究買地券、鎮墓文的語言學意義——保留了各個歷史時期民間口語的原生形態;文字學意義——新字體都始於民間,民間書寫活動是書體、書法發展演變的根本動力所在。第四,介紹了歷代對買地券、鎮墓文的記載和著錄情況,對買地券、鎮墓文贗品的鑒別方法,當代以來對買地券、鎮墓文的著錄和研究。
第三部分,買地券,鎮墓文的釋文與解讀。是本篇論文的资料部分,也是主體部分。分別對搜集到的東漢買地券、鎮墓文,三國吳地買地券,西晉南方買地券、西北地區鎮墓文,東晉十六國南方買地券和物疏、西北鎮墓文,南北朝南方買地券、北方地區買地券和鎮墓文、高昌地區衣物疏,進行基本情況介紹,圖片、拓本、摹本展示,资料來源說明,釋文,注釋,對券文有關問題說明。對券文涉
及到的一些周题作了筒要阐述。
第四部分,考橙。封木篇输文资料部分涉及到的带有共同性周题作比帷全
而、深入的考橙。
谕文注重资料鞍掘,力孚估有研究域限内的全部券文,然梭展阴周题的衬
谕。注重尚题探封,力求用明快的藉言、崖密的邂辑、筒镖的谕瀚l$J明尚题。木
文逃取的视野l#J圈,把置地券、镇墓文放在人频文化现象中加以考察,放在特定
的潦史耀境中加以封谕,有助龄弄清圈题的木鬓和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