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
【摘要】:文章作者认为,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并不仅仅是时间维度上的先后,现代文学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两者在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现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与古典文学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那些影响文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在沈从文创作过程中起到了最根本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把沈从文的创作放在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从影响了现代文学发展的那些新因素中加以分析,才能说明沈从文文学创作成功和失败的意义所在。
文章考察了乡土、都市、出版、大学、女性、政治等六个方面因素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其中,都市、传媒、大学等因素属于新出现并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因素,乡土、女性、政治等因素虽并非新出现,但其内涵与古典文学时期相比有了巨大的差异。
第一章从乡土因素的角度考察了湘西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从1924年沈从文发表第一篇作品到1949年他基本放弃以一个作家身份从事文学创作为止,湘西在沈从文创作中的影响情形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24年到1927年为第一阶段,湘西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一种原料,因此他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可称为“原型的湘西”;从1928年到1936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沈从文创作上完成了从简单的叙写自身经历到以文化视角来审视社会人生的根本转折,依照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沈从文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湘西世界”,因为这一虚构世界所具有的文化批判价值,可称之为“文化的湘西”;从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阶段,由于民族危机的紧迫,这一阶段的创作中沈从文转换了审视湘西的视角,开始以一种历史纵深的目光来观照湘西,把湘西作为诊断民族文化病根和追寻民族出路的历史文本,因此第三阶段呈现在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可称为“历史的湘西”。
第二章从都市角度分析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长历程。20年代初,由于五四新文化群体的分化,各成员的思想分歧公开化,由此在北京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这为处于文学起步阶段的沈从文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空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