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
【摘要】:了解中小学校长的领导行为对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教育管理学这门学科引入中国,我国教育管理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对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
本论文结合相关领导行为理论,按“关心人”和“关心任务”两个维度,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对领导行为两维度的描述问卷制订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运用SPSS12.0、Origin6.1、Excel2000等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小学校长的领导行为,研究内容包括:
1、分别从校长自测和教师他测角度得到校长领导行为中“关心任务”与“关心人”两维度的总体状况,并对校长领导行为的现状做了研究;
2、不同情景下校长领导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3、不同情景下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通过两所学校的个案研究,对校长领导行为做了描述,并对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与校长自测得到的领导行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本论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不论是校长自测还是教师他测,校长的领导行为关心任务因素均高于关心人的因素。在校长领导行为关心任务因素上,教师所感知得到的平均值高于校长自测平均值;而在校长领导行为关心人因素上,教师所感知得到的平均值低于校长自测平均值。
2、对校长领导行为类型进行划分,校长自测得到的校长领导行为“高任务、高关心人”类型多于教师他测,而校长自测得到的校长领导行为“低任务、低关心人”类型则明显少于教师他测。
3、不同地区、学校类型、学校性质、职称、任职年限和学校规模情况下的校长在关心人和关心任务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任教学科、教龄的校长自测的领导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4、不同性别、职称、学历、任教学科的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在关心人和关心任务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务的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5、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与校长自测得到的领导行为在关心人和关心任务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
本论文还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为校长采用最佳领导行为、学校的良性发展以及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