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五省30个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
【摘要】:本论文收集了华东5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共30个种子植物区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了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分析、相似性比较、聚类分析以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30个种子植物区系的空间分布格局。
区系性质
(1) 在科级水平组成中,热带分布科99科,占本区总科数的44%;温带分布科77科,占本区总科数的34.2%。热带性质比较显著。
在属级水平的组成中,热带成分549属,占总属数的45.1%。温带成分527属,占总属数的43.3%,热带特征比较显著。温带属的总数和热带属的总数非常接近,以热带性质的属为主,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
(2) 本研究区的区系特有性程度高,有不少的古老成分,有古北大陆起源的,也有古地中海沿岸或古南大陆起源的。在我们收集的资料中,本区属于这一成分的有55属,占全部属的4.5%,占全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43属)的22.6%(应俊生等,1994)。绝大多数为单种属或少种属。
区系特征
(1) 种类组成丰富
根据收集到的华东五省30个种子植物区系统计数据,此30个区系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5科,1217属,4855种。裸子植物共有9科23属38种;被子植物216科,1196属,4818种。是中国植物区系和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讨植物区系起源和发展的关键地区之一。
(2) 科的大小属性
按照科的分类群在世界植物区系中所含种数的多少(即科的大小属性),将它们划分为单型科、小型科、中型科、大型科和特大型科五类。
统计表明,此30个区系中科级分类群以小型科和中型科最丰富,165科,占区系总科数的73.3%。其次是单型科,为38科,占区系总科数的16.9%;大型科及特大型科分别有18科和4科,占区系总科数的8%和1.8%。
物种多样性
从植物组成的分布格局看,种数的分布格局、属数的分布格局和科数的分布格局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武夷山的多样性程度最高,其次为清凉峰、庐山、黄山等。而江苏省的五个山区的物种多样性普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