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间国际危机管理合作研究
【摘要】: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冲击,整个世界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全球危机形态的变迁给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国内外危机频发,加强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与此同时,发生在一国范围内的危机,越来越产生“外溢”效应,从而促使国际危机管理合作的形成。
本文旨在通过国际危机涵义、产生动因与国际危机管理理论的探讨,试图在厘清中国与东盟共同面对的危机,并对中国与东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SARS危机、禽流感、印度洋海啸等国际危机时进行合作的发展历程加以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国际危机管理合作机制作出评价,从中抽象出该机制所具备的一些特征,据此提出构建有别于美国、欧盟式的国际危机管理合作模式,即中国—东盟模式。
第一章探讨国际危机的涵义、动因以及国际危机管理基本理论。包括对危机、危机管理、国际危机、国际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等基本概念与国际危机特点的探讨;对国际危机相关理论的探讨。
第二章阐述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之重要性,分析双边所面临的共同危机以及各自所面临的挑战,简述相互依赖理论与博弈论,并分析双理论交互作用下的双边合作关系。
第三章具体分析中国与东盟国际危机管理合作历程。本章首先阐述将中国与东盟间危机合作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据;再剖析中国与东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SARS危机、禽流感、以及印度洋海啸方面进行的合作情况;最后对双方的合作机制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总结。
第四章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际危机管理合作历程的探讨,总结出中国—东盟式的国际危机管理合作机制,此机制与第一章国际管理理论中的国际合作机制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