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研究
【摘要】: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本文正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进行研究。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中学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育人”的特性更为突出,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价值在于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成长,而不是教师单纯的外在说教。因此,本文从目前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试图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全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概述,对思想品德课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理论基础做了阐述。第二部分;新课程理念下构建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第三部分;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第四部分;构建思想品德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分析了目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社会条件进行和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提出了构建思想品德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和对政治教师的要求。第五部分;在实践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思想品德课和谐师生关系必须处理好尊重与严格要求,宽容与坚持原则,正面激励与必要批评的关系。
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初步看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