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利益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则,同时还是衡量社会制度合法性的重要依据。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平的追求和对实现公平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公平的实现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更加重要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业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平等地拥有一份工作、一份职业是一个人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就业公平已经成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就业公平主要涵盖了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就业机会、等量劳动(贡献)获得等量报酬、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等三方面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各项配套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就业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就业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就业不公平现象是指所有妨碍劳动者公平地获得就业机会和其他劳动条件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不公平、就业过程不公平和就业保障不公平。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既有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也有户籍制度、劳动力价格双轨制的原因,以及对就业歧视施加者惩罚不力等原因。就业不公平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总之,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维护和促进就业公平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
最后,本文着重阐述了促进和维护就业公平的对策:一要确立以促进就业增长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二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三要大力促进灵活就业;四要加大对就业歧视的惩罚力度;五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六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