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尺寸和表面裁剪的纳米孔材料在铜(Ⅱ)的仿生催化剂设计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认识、观察和学习自然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化学创新性研究的灵感源泉。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是自然母亲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蛋白骨架表面功能基的合理组织、排列以及金属活性中心的特殊配位环境使其对特定的化学底物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因此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利用介孔材料作为载体进行仿生催化剂设计合成一直引领世界催化领域研究的前沿。以MCM-41作为研究对象,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基于多种表征手段综合运用所获取的实验结果,如多晶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氙气的固体核磁共振(~(129)Xe NM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提出了MCM-41孔道结构的新模型,即孔道的表面是由开放的微孔组成的,类似鸡蛋盒子的表面形貌(egg-box surface shape)。这些微孔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头基嵌入孔壁内部所造成的。利用这个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当前介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水热后处理扩孔的机理以及MCM-41水热稳定性极差的原因。第二,我们发展了双模板剂存在情况下,一步合成具有多级孔道的微孔和介孔复合的新型分子筛,并发现金属杂原子的种类,如Ti、Al等,显著影响介孔材料结构以及颗粒的宏观形貌。此部分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介孔分子筛孔壁晶化的机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工作。2001年,我们首次提出了“分子模板化”(“molecularstencil patterning”technique)技术,利用具有较高的比表面、规则的孔径分布和较大孔容的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在限域空间内进行仿生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但是该方法使用表面活性剂分子(CTA)作为保护基分子,不利于带有功能基的大分子硅烷试剂在孔道内的扩散,从而难于有效控制功能基分子在孔道内的分布状态。本论文创新性地使用四甲基溴化铵取代CTA作为保护基分子,解决了该技术的“瓶颈”问题,极大地拓展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改进的技术不仅可以在孔道表面引入多个功能基,而且还可以精确、有效调控两个功能基的距离,真正实现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催化剂的结构与功效的关系,为新一代异相催化剂的理性合成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论文结尾为全文结论、未来工作展望以及致谢部分。
|
|
|
|
1 |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介孔材料的合成、特性和应用前景[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2 |
高波,朱广山,付学奇,辛明红,陈静,王春雷,裘式纶;不同介孔材料固定青霉素酰化酶的稳定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0期 |
3 |
张爱菊;沈毅;李子成;;固态水玻璃粉末合成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1期 |
4 |
陶俊超;孙艳;徐建;王虎;陈鑫;戴宁;;介孔TiO_2-ZnO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9期 |
5 |
安秋凤;李浩;李歌;;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8年11期 |
6 |
侯芹芹;江元汝;;聚噻吩/MCM-41的合成与表征[J];广东化工;2010年03期 |
7 |
田喜强;董艳萍;赵东江;乔秀丽;马松艳;;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研究新进展[J];应用化工;2010年03期 |
8 |
成莉燕;李翠林;;介孔二氧化硅SBA-15负载纳米氧化铜的合成和表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9 |
彭建兵;银董红;喻宁亚;;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年01期 |
10 |
邵金城;许文娟;傅伟;邢蓉;;苯酚在介孔材料上的吸附性能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10期 |
11 |
王春凤;周国伟;王熙梁;;聚乙二醇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
12 |
张防,曹洁明;几种非传统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J];精细化工;2003年09期 |
13 |
王振兴,丁士文,张美红,张玉卓;自组装合成纳米复合TiO_2-ZnO介孔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化学学报;2005年03期 |
14 |
包南,马东,尚贞晓,孙剑,张锋,刘廷礼;介孔纳米TiO_2的超声化学法合成及其表征[J];环境化学;2005年02期 |
15 |
付宏刚,刘克松,王江,张密林;功能纳米结构的组装[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16 |
刘健,杨启华,张磊,郭亚军;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J];化学进展;2005年05期 |
17 |
魏长平,姜新华,蔺克文,彭春佳;MCM-41组装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8 |
姜燕;郭万林;台国安;;微波加热在有序介孔材料研究中的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4期 |
19 |
范晓星;于涛;邹志刚;;介孔TiO_2的材料合成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6年01期 |
20 |
赵春霞;田高;刘琦;陈文;;晶态介孔材料研究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