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规研究
【摘要】:
作为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学规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展现了古代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情形。
文章立足于长期视野,上溯至先秦,历经汉唐,重点关注两宋至明清这一时段,勾勒传统学规在古代学校中的发展轨迹,并观测其兴衰,剖析其缘由。学规起源于先秦,学生入学受业、事师遵循的礼节仪式乃是其最初的面貌。继秦汉至唐的缓慢发展,“学规”于宋代正式成为学校规章制度的代名词,并在官学、书院和蒙学中开启了不同的“学规传统”。明清两代,官学制订学规仍着眼于行政管理的便利,“卧碑”、“圣谕”等御制学规则意在管制士子、教化百姓;书院和蒙学中的学规基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有所调适,其核心不出“为学”和管理两端。降至清末,新式学堂最终取代传统教育机构,学规随之走向终结。
不同教育机构的学规有着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特征,分析归纳这些内容和特征有助于对学规整体的全面把握,理解不同的“学规传统”。文章将古代学规分作官学学规、书院学规和蒙学学规三类予以探讨。官学学规详订管理规条,以禁令惩罚为手段,具有权威和惩罚性质;书院教育以教人为学、进德为鹄的,其学规以道德劝谕和读书指导为主要内容,重在启发,教育理想和学术思想蕴含其中;蒙学学规关注于道德行为训练和日常塾课教学,以期为童蒙奠定一生的知识文化基础,并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
学规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扮演了为学之规、管理之规和教化之规的角色。古人提出的“教人不用学规”之见和今天的学生守则为学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契机。
|
|
|
|
1 |
陈岌;谢青;;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
2 |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3 |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4 |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5 |
江小角;;清代晚期书院教育的范例——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探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7 |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8 |
程禹文;;从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看阮元的办学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9 |
朱汉民;;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10 |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