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保险则对农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对农业保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针对中国的农业保险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农业保险理论及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消除人们在认识上或理论上的误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更好地体现农业保险制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围绕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展开分析。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与农业保险有关的基本问题,着重分析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三个章节,分别对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经验和启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参与主体分析以及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优缺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运用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分析了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农民保险行为的因素;分析了政府行为的特点和影响政府行为的因素;分析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影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因素,其结论是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没有出路。第三部分是构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通过以上对农业保险参与主体分析,以及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优缺点对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出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原则、框架、技术支持以及保障措施。
本人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农业保险的性质属于政策性保险,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的经营必须采用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在这种经营中处于主导地位,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实行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因此,我国应该实行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投保主体,商业保险公司或其他保险代理机构为载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
|
|
|
1 |
郭永利
,葛翎
,刘方文;农险该有个说法了[J];中国保险;2001年11期 |
2 |
马国旭;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战略选择[J];济南金融;2004年08期 |
3 |
;农业保险试点全面启动[J];中国供销商情;2004年11期 |
4 |
陈盛伟,郑文君;山东省农业保险业务萎缩原因分析及政策构想[J];山东经济;2004年05期 |
5 |
王凤山,王永文;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
6 |
刘亚宁,董丽娟,赵衍亮;对青海省农业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J];青海金融;2005年01期 |
7 |
龙文军,胡海涛;农业保险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垦经济;2003年02期 |
8 |
马斌;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业保险──对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机制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2年02期 |
9 |
陈璐;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0 |
陈璐;农业保险产品定价的经济学分析及我国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
11 |
陈玲;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2 |
庹国柱,朱俊生;农业保险新一轮试点面临的问题[J];中国金融;2005年06期 |
13 |
徐旭忠
,朱彬
,李鹏程;西部农业呼唤保险[J];记者观察;2001年09期 |
14 |
陈天翔;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4期 |
15 |
傅培玲;;积极发展农业保险[J];农村工作通讯;1995年11期 |
16 |
张跃华,顾海英;上海农业保险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上海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
17 |
曾忠东;关于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J];农村经济;2004年05期 |
18 |
白安义,张顺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
19 |
;有条件县市要争取农业保险试点机会[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3期 |
20 |
杨松海;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我国农业保险[J];西南金融;199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