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研究
【摘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浪潮中,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Communities,简称PLC)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尤其是美国)对其相关理论梳理得较为完善,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职业的内在需求建立群体合作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主动进行探究与学习以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因此对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系统研究能为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本文在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校际和校内两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中教师共同协定目标,共同决策,合作学习,共享实践,拥有标准化的评估体系与支持性的主客观条件。Akron—Barbertong公立学校案例显示出该模式在促进专业学习共同体可操作性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同时在机构和人员关系把握上显示出不足。批判性诤友团队(Critical Friends Group,简称CFG)以校内教育工作者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为特征,越南英语(EFL)教师的研究案例体现出该模式如何注重教师反思与行动研究,如何将教师的自主需求与专业合作有机结合,然而这对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担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美国的经验及我国自身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改革以探索多元动态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模式,其次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决策的态度会影响实践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应引导教师走向自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