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及其理据探究
【摘要】:本文立足结构主义描写语法,以当代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致使义兼语句(“使”字句与使令句)与致使义“把”字句这两类相关构式进行描写和分析,集中对这两类构式的转换关系及其制约条件加以探讨,并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其理据进行合理的解释。
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并指出存在的不足;说明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以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是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首先界定致使范畴的内涵,描写致使义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然后阐述汉语学界对致使构式的研究历程,概括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揭示汉语致使范畴的构式系统。
第三章是致使义兼语句的句法语义属性。首先概括现代汉语兼语句的致使义构式,说明“使”字句与使令句的异同;然后分别讨论“使”字句和使令句的句法语义属性,说明它们的范围,描写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关系。
第四章是致使义“把”字的句法语义属性。首先依据致使义“把”字句与“使”字句的可转换关系,概括现代汉语致使义“把”字句构式;然后分别描写动词类、述补结构类、述宾结构类等“把”字句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致使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属性。
第五章是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一),集中探讨“使”字句与致使义“把”字句的转换关系及其理据。首先分别讨论“使”字句与致使义“把”字句的构件成分“S”、“NP”和“VP”的共有特征,揭示两者的转换关系理据;然后探讨“使”字句和致使义“把”字句的构式转换,讨论两者转换的制约条件。
第六章是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二),集中探讨使令字句与致使义“把”字句的转换关系及其理据。首先分别讨论使令句与致使义“把”字句的构件成分“S”、“NP”和“VP”(或“V”、“VP”)的共有特征,揭示两者的转换关系理据;然后探讨使令句和致使义“把”字句的构式转换,讨论两者转换的制约条件。
第七章是构式转换理据性的认知解释。主要是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认知语法的角度,解释致使义兼语句和“把”字句的认知基础,阐述致使义兼语句和“把”字句的功能互补,揭示致使义兼语句和“把”字句的语用选择。
第八章是结语。概括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