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它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无论是在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金牌最多、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在综合性运动会上的名次,所以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管理层和体育专家的高度关注。
作为体育发达城市的上海市来说,当然也不会忽略对田径项目的重视,从以前的朱建华为我国在奥运会上首次夺得奖牌,到如今的刘翔获得奥运会110米栏冠军,都为上海市以及我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如何保持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水平,这就关系到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上海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和梯队建设是目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对上海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从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结构、训练和比赛、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日常管理、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等四方面入手,真实的反映上海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的现状,从而为上海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真实而详尽的资料和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本文以上海市部分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的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对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基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对调查获得的有效资料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目前上海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数量日益增长,教练员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多学习先进训练方法。
2. 目前运动员存在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应该走体教结合、学训结合的道路。
3. 每年比赛次数太少,不能充分检验训练效果,有关部门应该完善竞赛体制,多安排比赛次数。
4. 进一步完善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保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
|
|
|
1 |
马永红;河南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4期 |
2 |
于磊;;江苏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3 |
颜中杰;何志林;李晓旭;;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经验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11期 |
4 |
韩宛娜;杨敬研;;浅谈吉林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
5 |
顾洪伟;王广贵;刘石;;黑龙江省高山滑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0年11期 |
6 |
冯景;从健力宝队到足球学校——关于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随想[J];足球世界;1997年19期 |
7 |
严蓓;我国青少年业余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06期 |
8 |
高山桂;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
9 |
项贤林,杨再淮,崔一宁,周战伟,孙冰洁,安兵;上海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年05期 |
10 |
王立伟;陕西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
11 |
欧阳锡禹;湖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
12 |
骆意;广东、湖南两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宋狄雷;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6期 |
14 |
孙荣辉;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
15 |
苗涛;延边朝鲜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6 |
郑烨,欧阳绣雄;我国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现状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7 |
祝娅,唐吉平,吴明华,郭剑华;湖南省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5期 |
18 |
何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03期 |
19 |
张贵敏,曹继红;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20 |
祝娅;唐吉平;欧岳山;;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由“精品工程战略”所引发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