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在韩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与接受
【摘要】:中国与韩国相邻,很早就开始了交流。交流的范围覆盖了许多方面,涉及文学、政治、社会、宗教等,至今一直维系着紧密的联系。笔者作为一个在中国留学的韩国人,能容易理解韩语文本的资料,所以尽量搜集韩国的学术资料与中国的学术资料,再以外国人的立场进行研究会有一定价值。本文将讨论中国文学在韩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与接受,具体来说分为四个时期,即三国、高丽时期、韩国文字创制时期、日本殖民时期和现当代。在三国、高丽时期,原文接受,没有翻译,韩国民族直接接受中文原本。在韩国文字创制时期,韩语文化才具有了自己的文字,首次出现韩语对中国文学的翻译。本节将重点分析《三国演义》为韩语文化带来的影响。在日本殖民时期,本文重点讨论韩语文化如何在日本殖民时期对中国文学进行翻译与接受,并且讲解中国文学界巨匠鲁迅的作品在韩语文化的影响和重要的翻译家梁建植。在现当代,本文重点解释1945年韩国解放以后,翻译出版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并特别介绍了现代翻译家金泰成的翻译活动。本论文还尝试从文学方面、作品方面和译者方面总结中国文学在韩国的接受与翻译特征,并尝试解读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