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中英式汉语现象分析
【摘要】:英汉交替传译是译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听、记和语言转换等多重任务的活动。这一过程中,语言转换结果往往决定交传的成败。许多情况下,译员能够很好地完成语言转化,将属于完全不同语系的英汉双语进行灵活转换。但同时,由于时间有限等多重因素,译员也常常在英汉交替传译中无法进行语言精确脱壳,导致输出汉语不符合语言表达规范,带有浓重“英式汉语”的色彩。这些“英式汉语”现象容易导致听众理解障碍,甚至会传达错误的信息误导听众。因此,解决口译中“英式汉语”现象至关重要。本文笔者基于自身会议口译案例,整理在口译实践中出现的“英式汉语”现象,寻求提高译语质量的解决方法,让输出译文更加自然流畅,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英式汉语”的概念及解决“英式汉语”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笔者在该案例中常出现的“英式汉语”问题。经整理,笔者在此次模拟会议中主要出现了套用词典释义,修饰语过长和滥用“一+量词”结构等问题。对此,笔者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如信息显化、增加汉语搭配内化、精简语言等方式,改正“英式汉语”,以提高译语质量。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