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
【摘要】:
重叠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造词方法之一。本文采用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的理论框架来展示和分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名词中不同的重叠形式。在仔细考察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形式的韵律、语义和语法功能以后,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括性的分类,重新划分了动词和形容词重叠的基本和特殊形式分类:包括广义动词下面的重叠形式V_(ABAB)和A_(ABAB),以及与此相似的广义形容词下面的重叠形式A_(AABB)和V_(AABB)。同时我们还对冯冠军(2003)采用的具体词类的制约条件进行了扩展,并用来解释广义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除V-O动词的重叠形式AAB,我们还进一步探索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A里AB’有可能的制约条件的排序,并提出由于线性制约条件LINEARITY在层级上高于同界制约条件ALIGN-里-L,所以最优的输出项是重叠(A)部分并且把‘里’镶嵌在‘A里AB’里面做中缀。值得一提的是,形态学在研究重叠现象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采用‘三方对应’的新模式,形态学和音系学之间的对应关系被引入到了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中来,从而使得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重叠现象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诠释。
在引言简介之后,本文的结构是这样组织的。第一章着重介绍了目前流行语音系学界的优选论,以及重叠现象在优选论中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二章结合普通话语料对主要词类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副词的重叠形式——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以重叠的变调和句法语义的用法功能为基础,讨论如何重组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类型。这将打破从前常见的分类界限,把动词特殊的重叠形式V_(AABB)和形容词基本的重叠形式A_(AABB)整合成一个可以概况形容词AABB性质的类别。同样地再将动词重叠的基本形式V_(ABAB)和形容词重叠的特殊形式A_(ABAB)整合成一个涵盖动词ABAB性质的种类。接下来在第四章里,我们采用优选论框架来解释动词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不同,同界(ALIGENMENT)制约条件和线性(LINEARLTY)制约条件将在此起关键作用。同时,中缀“里”在形容词重叠过程中导致形容词重叠形式A里AB的产生的观点也在这一章中得以叙述。第五章是对前一章的升华,利用Walker和Feng提出的‘三方对应’关系来分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重叠现象。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将形态学和音系学通过各项制约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三方面对重叠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从而更加完善了优选论在研究现代汉语重叠领域的应用。最后,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指出将来可以深入进行研究的扩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