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单位自首制度研究

沈雄伟  
【摘要】:1997 年刑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了单位可以作为犯罪的主体,使我国刑法完成了从个人一元主体到个人与单位二元主体的刑法嬗变。但刑法中的刑罚制度却没有实现同步地变迁,对单位犯罪中的单位能否适用自首制度没有予以明确地规定,从而产生了单位犯罪中的单位能否适用、如何适用自首的困难。  本文则意在从我国现行的刑法立法和理论出发,努力解决犯罪单位能否适用自首、如何适用自首及自首后如何处罚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以便为我国的刑法理论更新和刑法立法进步作出微薄的贡献。  本文共分成三个部分,总计3 万余字,其中注释3 千余字。  文章的第一章则旨在阐明犯罪单位可以适用自首制度的依据。作者首先介绍、分析了目前刑法理论界对单位自首制度的理论纷争,然后详细阐述了确立单位自首制度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  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讨论单位自首的构成要件。考虑到单位自首制度兼具单位犯罪制度和自首制度的特点,作者将单位自首的构成要件划分成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即指单位构成自首时本身所应具备的要件,实质要件是指单位自首与一般自然人自首须同样具备的构成要件。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单位自首构成中的某些特殊问题。  第三章将焦点放在单位自首后的处罚问题上。作者将单位自首的处罚分成犯罪单位本身的处罚与犯罪单位中自然人的处罚,然后分别探讨了处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红;开放的构成要件范畴三论[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2 赵忠诚;浅议卖淫嫖娼行为[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沈新康,曹坚;论单位自首的认定[J];政治与法律;2004年05期
4 时春明;浅析临阵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沈莺;论单位自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彭清燕;论单位自首制度[J];法学杂志;2004年04期
7 廖良初;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8 杨维周;论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一论断的依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3期
10 沈莺;关于单位自首处罚问题的探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道才;陆振海;;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梁平波;;广西沿海工业的内涵及构成要件[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陈玉梅;;浅论缔约过失责任[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毛润琳;;论流域管理体制的完善[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余麟;陆志明;;再论环境侵权——从制定中的民法典之角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黄锡生;黄福辉;;环境侵权及救济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8 王峰;;陶二煤矿矿井储量核实情况的探讨[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邓晓敏;;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张光慧;;高校制度建设的概念、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嵩;贷款诈骗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孟昭文;论我国民商事判决在域外的承认与执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正斌;行政行为类型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相庆梅;民事诉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6 陈劲阳;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思想根基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7 田明海;罪数原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阎二鹏;身份犯之共犯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树德;罪状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10 田鹏辉;片面共犯论[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雄伟;单位自首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赵雪松;论共同危险行为[D];苏州大学;2003年
3 蔡元元;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D];山东大学;2005年
4 冯季英;论显失公平合同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琼琼;不可抗力之免责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雒虹媛;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秦婷婷;信用卡诈骗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韩旭;片面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庆;论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认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陈洪超;医疗事故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平 陈宏;应确立单位自首制度[N];检察日报;2001年
2 文捷;杨某的行为应否认定为单位自首[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曹坚;单位自首情形应如何认定[N];检察日报;2004年
4 刘仲屹;浅析对犯罪单位自首的处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黄书建;单位自首在实践中的认定[N];检察日报;2007年
6 许艺杰 徐向东;浅议单位自首的可行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李虹;“抵触申请”的构成要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8 李艺;商业技术秘密纠纷案的构成要件[N];经理日报;2004年
9 李志雄 张振鹏;代表单位意志:成立单位自首之关键[N];检察日报;2005年
10 建设 春利;入室抢劫的特征及其构成要件[N];新乡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