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
【摘要】:18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是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要求下,在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和阿卡狄亚学会的推动下,在音乐人才和文学人才聚集的作用下兴盛起来的。在这些条件中成长起来的正歌剧具有严肃的情节,高贵的历史题材,和以咏叹调为中心的音乐特征:其戏剧的本质是展现真正的人生悲剧,是专门为音乐而作的戏剧。正歌剧的观念决定了咏叹调的功能。
正歌剧咏叹调最重要的功能是表达情感,而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功能决定了其音乐的风格特征:人声具有绝对统治的地位;装饰具有与旋律平等的作用:咏叹调的返始结构是在对比之后实现情感的升华。咏叹调的这些风格特征反映了正歌剧传达悲剧精神,表达情感的戏剧观念。
在一定历史条件、文艺思潮中产生的音乐体裁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这种音乐体裁特有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而产生。正歌剧兼具教诲和娱乐功能的特性,决定了咏叹调的抒情性和装饰性风格特征。
正歌剧和咏叹调的衰落从本质上是其社会功能丧失的体现。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