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变·混合·解构
【摘要】:
音乐体裁是音乐话语的表述方式,特定的体裁名义暗示着特定的话语规则,创作者基于这些规则来布局和运思,接受者也围绕这些规则来理解和欣赏,故而体裁是沟通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媒介和公约。这种看法已是公论。但仅仅认识到“体裁具有媒介效用”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因为创作者常会对体裁加以变通活用(由此将会违背规则),以传达修辞性的意图,而且,活用体裁的方法、效果、意图均非常多样。因此,若不能对体裁发挥修辞效用的规律性有所把握,则上述公论只能沦为空头概念,难以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评价等活动发挥切实有效的助益。
本文以古典盛期至二十世纪之间西方艺术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对音乐体裁发挥修辞效力的原理、方式、手段、意图、效果等问题作出学理性的解释,并对如下一种策略——借助体裁分析来捕捉作者意图、把握作品特色——的有效性做出试探性的证明。
本文共分三章,依次论述三种主要的体裁修辞手段:饰变、混合、解构;各章内均设三节,分别考察三种手段的历史、类型和修辞效力。前两节采用宏观视角,分别属于历史性研究和体系性研究,第三节采用微观视角,属于对作品个案的例证研究,其中将综合运用前两节提出的理论范畴;在作品例证方面,本文力求在每一章里都粗略地涵盖本文论域所涉及的三个历史时期(古典盛期、浪漫时期、20世纪)内的四种音乐类型(交响音乐、独奏与室内音乐、舞台音乐、宗教音乐)。在结论部分,将对音乐体裁发挥修辞效力的合理性、丰富性、有效性、普遍性、规律性等问题加以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