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的范畴解释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人工神经网络的范畴解释及其应用。第一部分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发展由来和几种常用的神经网络,并且比较了ART1、MLP和CNN几种神经网络及其优缺点。在第二部分里,首先用范畴的语言构建了模糊逻辑系统的范畴Know,其次对于人工神经网络也构建了对应的范畴Neur。为了解释人工神经网络如何存储知识和为何设计成层状结构,引入了函子来建立知识范畴和人工神经网络范畴之间的联系。借用余极限的概念来解释为何神经网络结构中后面的隐藏层代表了更为具体的特征,这一结果也和感受场的解释呼应。在第三部分里,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范畴的理论来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实验一是利用范畴解释的方法,通过增加一个余极限层来改进SIN网络的聚类性能,其改进后的网络命名为CoSIN。实验二主要解决不同的感知器之间协同工作的问题,给出了两个不同ART感知网络之间的一种高效的连接方式。
|
|
|
|
1 |
陈琼,郑启伦;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硬件实现的研究进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0年01期 |
2 |
单潮龙,马伟明,贲可荣,张磊;BP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及其实现技术[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3 |
罗维平,向阳;人工神经网络的实现及其应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
4 |
孙学梅;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5 |
汪镭,周国兴,吴启迪;人工神经网络在传动领域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1期 |
6 |
侯晋,陈国松,王镇浦;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在多元校正中的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
7 |
战凯,朱文斌,黄文斌;人工神经网络在军用舰船工程中的应用展望[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年03期 |
8 |
梁艳春,聂义勇;从科学研究方法论看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1期 |
9 |
索兴梅,王崇桃;人工神经网络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农业;2002年02期 |
10 |
付业伟,张知侠,杨瑞丽;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1 |
高玮玲,于敏学,杨绍华,梁允荣;基于客户/服务器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2 |
赵茂程,郑加强,封晓强,林小静;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年04期 |
13 |
木林;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初步认识[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4 |
蒋良孝,蔡之华;人工神经网络的符号解释[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年05期 |
15 |
王利;;人工神经网络[J];计算机教育;2004年09期 |
16 |
杨钧,周新华,马大庆;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胸部放射学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02期 |
17 |
赖静;王清;孙东立;;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
18 |
石幸利;;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9 |
左志刚;谢芳;;人工神经网络在审计领域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5期 |
20 |
王宏杰;魏先峰;陈静;韩义亭;;浅析人工神经网络[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