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可见光波段内高衍射效率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李明  
【摘要】: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具有衍射效率高、噪声低、分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天文光谱学、超快激光以及波分复用等技术领域。以PGP(棱镜-光栅-棱镜)为分光元件的成像光谱仪,其中的光栅即采用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在高分辨光学遥感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高衍射效率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体位相全息光栅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理论计算方面,简要叙述了严格耦合波理论和Kogelnik耦合波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性描述和比较两种理论的近似程度,以此研究Kogelnik耦合波理论的近似条件。结果表明,两种理论的近似程度与光栅条纹密度、介质厚度和折射率调制度有关。分别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和Kogelnik耦合波理论设计了线对数为462lp/mm和1000lp/mm的高衍射效率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 工艺制作方面,通过调整和控制DCG全息记录干版的制备条件、透射体光栅曝光量以及曝光后干版的工艺处理条件,研制出了基本符合理论设计要求的高衍射效率透射体位相全息光学元件。 实验测试方面,对拍摄的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进行+1级衍射效率和角度选择性测试和分析。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462lp/mm光栅的最大衍射效率接近92%,1000lp/mm光栅的最大衍射效率接近98%。为进一步研发用于PGP成像光谱仪的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提供了技术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红丽;杨德兴;;体全息光栅角度选择性的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梁国栋,徐迈,邹景惠;体积相位全息光栅的设计与制备[J];光子学报;1995年01期
3 李永贵,吴玉霞;全息光栅[J];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6年04期
4 顾坚保;应用傅里叶综合法设计最佳闪耀全息光栅[J];光学学报;1983年01期
5 鲁婷婷;冯奇斌;王梓;吕国强;;大角带宽高衍射效率体全息光栅的设计和制备[J];光学学报;2021年02期
6 朱江转;马梦姿;杨伟雪;侯文越;方青庭;罗锻斌;;基于光敏染料分子光致取向机制的全息光栅制作实验[J];物理与工程;2020年05期
7 王丽;;计算全息光栅的技术研究与设计[J];信息技术;2012年09期
8 宁亚平,赵慈;一种简便制作全息光栅的方法[J];物理实验;1998年02期
9 余建国,裴文,徐大雄;变频全息光栅的研究及其应用[J];光学学报;1996年12期
10 王岫春,李景萍;全息光栅的实验室制作技术[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11 祝绍箕;全息光栅的制造技术及其改进[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90年01期
12 关效圣;;应用傅立叶综合法设计闪耀全息光栅的理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13 揭德尔;全息光栅[J];光学技术;1986年01期
14 张云;体全息光栅平均介电常数的变化对其衍射效率的影响和补偿[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15 冯德军,开桂云,刘志国,董孝义,路烁,刘大禾;用一种矩阵计算方法分析体积全息光栅(英文)[J];光子学报;1999年12期
16 张晓春,江朝川,郭履容;用等离子体蚀刻法提高浮雕全息光栅的衍射效率[J];激光杂志;1993年01期
17 段佳著;赵祥杰;张大勇;王海峰;骆永全;;基于体全息光栅的谱合成器件优化设计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6年01期
18 胡志娟;闫爱民;刘德安;王春花;刘立人;;变波长读出条件下光折变局域体全息光栅的衍射性质[J];光子学报;2006年12期
19 谭鑫;;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全息光栅制造技术[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5年11期
20 李春芳;;低频全息光栅制作光路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嘉隆;;全息光栅的制作与特性研究[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隋雁;章鹤龄;胡服全;杨微;;可用于波分复用器的新型全息光栅的研究[A];2007年中国青年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美蓉;赵轶;;用简易光路调节尺制作全息光栅[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凌青;金辉宇;茅旭峰;吴刚;王秋平;;遗传算法在变间距全息光栅设计中的应用[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胡易;;光折变旋光铋硅族氧化物的动态全息光栅增益特性及优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栋;徐文东;闫昱琪;;对大尺寸全息光栅曝光系统中干涉条纹锁定技术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7 李海莲;杨德兴;王昭;殷磊;赵建林;;铌酸锂晶体中写入光学涡旋的体全息光栅研究[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金兵;陈家璧;李春霞;刘安平;庄松林;;多普勒效应和逆多普勒效应的对比研究[A];长三角地区科技论坛激光分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德兴;王海滨;赵建林;张鹏;郭夏锐;;层状多重体全息光栅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彭海炎;倪名立;文颖峰;廖永贵;解孝林;;丙烯酸酯/液晶复合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控制及其激光全息光栅[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11 伍江涛;江竹青;宋蕾;王羽佳;贾烨;陶世荃;;体全息成像系统的波长选择成像特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2 周臣明;晏爱琴;陶世荃;王大勇;施盟泉;吴飞鹏;;一种新型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3 郑祖安;陈元;;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理念的探讨[A];湖北省抗癌协会、湖北医学会肿瘤分会第十七届肿瘤学术大会(2007)论文资料汇编[C];2007年
14 李育红;李玉环;凌珑;吴喜云;;术前体位训练对预防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效果评价[A];2014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4年
15 尚坤;;手术体位损伤的原因及预防[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16 伍欣欣;;手术体位对周围神经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17 张月玲;;常用手术体位的安全护理[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18 宋国英;;俯卧手术体位的护理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19 李保凌;陈君;;安置手术体位应注意的细节及护理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20 项霙;李情;;术中体位所致损伤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患者手术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郭静菁;基于头戴显示的微纳结构光学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曾瑾;Ⅳ型凹面全息光栅参数优化及误差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何天博;变折射率体全息光栅衍射特性分析方法与制作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杨硕;超环面全息光栅的优化设计与制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赵美红;消像差凸面全息光栅成像光谱系统建模与一体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21年
6 石玲;细观光测力学研究中的高频全息光栅及精细网格技术[D];清华大学;1994年
7 凌青;变间距全息光栅记录光路的建模与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鸿鹏;菲醌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全息光栅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姜岩秀;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设计方法与制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10 韩建;全息光栅曝光光学系统优化及光栅掩模参数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11 楼俊;变间距光栅设计、制作及其在位移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2 吴娜;全息光栅掩模图形转移理论模型及新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13 万峰;多通道凹面光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设计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4 沈振民;基于LED的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及光学接收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5 崔继承;O_2A带高分辨率光谱测试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16 巴音贺希格;衍射光栅色散理论与光栅设计、制作和检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17 宋莹;全息光栅曝光系统干涉条纹静态及动态相位锁定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8 张晓波;空间光孤子传输特性研究和用于神光装置的束匀滑器件的应用特性分析及测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明;可见光波段内高衍射效率透射体位相全息光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杨柳;用于平板波导的体全息光栅制作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1年
3 张禧照;近红外波段体位相全息光栅的设计与制作[D];苏州大学;2015年
4 徐钦锋;体全息光栅型波分复用器研究[D];苏州大学;2019年
5 吕聪玲;局域体全息光栅的衍射特性及其集成模块化器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涂艳云;利用计算全息光栅产生飞秒涡旋光的色散补偿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梅启静;可见近红外波段高品质体位相全息光栅研制及应用探讨[D];苏州大学;2016年
8 余琳琳;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制备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9 王欣;应用于体全息光栅记录的衍射光学元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
10 成丽华;基于透射式体全息光栅的波分复用器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1 房春环;宽波段高衍射效率透射体全息光栅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2年
12 吕且妮;多级衍射全息光栅与神经网络的光学互连[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3 段佳著;基于体全息光栅的光学相控阵放大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14 郑小丹;基于体全息光栅的波分复用器件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15 臧峥宁;大相对口径凹面全息光栅用于拉曼光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6 刘辉;体位相全息光栅用于RGB三色光合束[D];苏州大学;2014年
17 鲁婷婷;应用于近眼显示的全息光学元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
18 王小怀;密集型多重体全息光栅波长解复用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9 党倩倩;基于激光瞄准的全息光学元件的制备[D];西安工业大学;2021年
20 李尚绩;一种基于体全息光栅的光交叉互连全光开关的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黎 通讯员 徐国青;保税区源禄公司全息光栅填补国内空白[N];宁波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