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Ⅰ标记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单链抗体scFv的实验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31-98), ProGRP_((31-98)))单链抗体scFv在正常昆明小鼠及荷小细胞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规律,并对荷小细胞肺癌裸鼠进行初步显像,探讨(131)~I-anti-ProGRP_((31-98)) scFv作为特定肿瘤显像剂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
1.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小细胞肺癌NCI-H446、宫颈癌Hela、大细胞肺癌H460和肺腺癌A549细胞株及其组织中的ProGRP表达情况。
2.采用氯胺-T法标记制备(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凝胶柱分离法分离纯化标记产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产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将(131)~I-anti-ProGRP_((31-98))scFv分别置于37℃水浴箱及与正常人血清混合后在不同时间点测定放化纯以了解其稳定性;通过细胞结合分析法测定标记产物的免疫活性。
3.自正常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后,于不同时间点剪断颈动脉处死小鼠,取血液及各主要脏器组织标本,计算每克组织注射百分剂量率(%ID/g)。利用NCI-H446细胞建立人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模型,自尾静脉注射(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后,于不同时间点处死裸鼠并取血液、移植瘤及各主要脏器组织标本,计算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组织的%ID/g和瘤体/非瘤体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值)。
4.对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模型进行(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初步显像,观察移植瘤的大体显像情况,利用ROI技术在显像图上勾画移植瘤轮廓并计算瘤体与对侧相同部位的T/B值。
研究结果:
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CI-H446、Hela、H460及A549细胞株ProGRP的表达率分别为95%、77%、53%和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及大细胞肺癌组织切片的细胞胞浆内均有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阳性颗粒分布,而肺腺癌组织切片中未见明显染色阳性细胞。
2. (131)~I-anti-ProGRP_((31-98)) scFv标记率为93.35±0.67%,标记产物纯化后即刻放化纯为98.49±1.21%;在37℃水浴箱中放置24 h后放化纯为94.30±0.41%,48 h后测定仍大于90%,与正常人血清充分混合在37℃水浴箱中放置24 h后放化纯为83.61±2.19%,48 h测定大于80%;(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对NCI-H446和A549细胞株的免疫结合率分别为85.36%、21.02%。
3. (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在正常昆明小鼠和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肾脏代谢,血液及各主要脏器组织的清除速度快,脑组织和肌肉组织摄取不明显,符合单链抗体在机体内的一般代谢分布规律。注射12 h后移植瘤体的%ID/g高于其他脏器及组织,24 h达到最高为5.38±0.92%。T/NT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注射后24 h基本达到最高。
4.注射(131)~I-anti-ProGRP_((31-98)) scFv 1 h后,小细胞肺癌移植瘤部位出现放射性浓聚,随时间延长移植瘤部位的放射性浓聚程度逐渐增强,至24 h最为清晰。
结论:
1. (131)~I-anti-ProGRP_((31-98)) scFv标记简便,标记率及放化纯高,体内外稳定性好,主要通过肝肾代谢,血液及各主要脏器廓清速度较快。
2. (131)~I-anti-ProGRP_((31-98)) scFv在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它可在移植瘤组织内积聚,瘤体与主要器官的T/NT值随时间延长而上升,至24 h到达最高值。
3. (131)~I-anti-ProGRP_((31-98)) scFv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小细胞肺癌放射免疫显像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
|
|
1 |
陈志峰;;小细胞肺癌交替并用化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7年01期 |
2 |
施的美,薛春;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学[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88年01期 |
3 |
唐新
,吴佳平;肿瘤标记物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和癌胚抗原对小细胞肺癌的评价[J];国际呼吸杂志;1988年02期 |
4 |
陈达庄;;小细胞肺癌15年的治疗经验报告[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8年03期 |
5 |
戴鸿禧;王成良;王丽彦;曹风琴;徐永春;李永唐;崔守仁;阚玉成;;小细胞肺癌237例治疗结果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90年02期 |
6 |
刘劲松,蒋月,李定杰,刘洪亮,沙永慧;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临床治疗[J];河南医药信息;1997年10期 |
7 |
闫天生,张大为,吴曰文,王秀琴;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8年04期 |
8 |
张宏伟,徐永俊,张丽霞,丁鹏,陈嵘;小鼠ScFv基因片段的构建[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5期 |
9 |
张辛燕,冯捷,叶雪,姚煜,程洪艳,成夜霞,付天云;抗卵巢癌单链免疫细胞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
10 |
陈凌武,王晓波,陈炜,徐鸿绪,梅骅;重组免疫毒素scFv-psm-ET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
11 |
刘静;刘嘉琳;魏焕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小细胞肺癌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2 |
易立正,金性江;国外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J];医学临床研究;1986年05期 |
13 |
Smith J F;Hansen H H;田毅;;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6年04期 |
14 |
章静波;小细胞肺癌患者视觉拟癌综合征的自身免疫基础[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8年05期 |
15 |
苏德华,吕霞,万以叶;EP和COMVP方案治疗38例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1990年01期 |
16 |
双跃荣;叶大茜;;小细胞肺癌的异质性(附52例临床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1990年02期 |
17 |
车洪柱;;应用碳铂对未治疗的扩散期小细胞肺癌超强化治疗[J];国际呼吸杂志;1992年01期 |
18 |
王青民;68例小细胞肺癌非手术综合治疗临床观察[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年06期 |
19 |
李德仁;219例肺癌化疗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1996年11期 |
20 |
史依仁,郭先健,白雪峰,颜江华;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_3 scFv基因构建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8年01期 |
|